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杂糅与会通——词汇语义学与修辞的交叉研究
杂糅与会通——词汇语义学与修辞的交叉研究 刘茁 高等教育出版社
商品价格
降价通知
定价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配送
北京市
服务
高教自营 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数量

推荐商品

  • 商品详情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杂糅与会通——词汇语义学与修辞的交叉研究
ISBN:9787040378825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月:2013-08
作者:刘茁
定价:48.00
页码:295
装帧:平装
版次:1
字数:280
开本:16开
套装书:否

本书是一部研究词汇学、词汇语义学和修辞的跨学科论著。书中讨论了词汇学和词汇语义学的如下基本内容:词与词位、词汇化程度、语素、词根以及派生法、复合构词法、转类法、缩略法等构词方式;语义场以及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同形或同音异义关系、一词多义、上下义关系、整体—部分关系六种语义关系;语义泛化、语义缩窄、语义扬升和语义贬降四方面的语义演变;当代隐喻理论、原型理论和衔接理论与词汇学和词汇语义学的关系。在知识介绍的过程中,穿插着它们同修辞的关系的活泼描述;在讨论“形而下”的应用中处处有“形而上”的或拓殖新荒、或深耕细作的理论挖掘。

本书可作为学习和研究中、英文词汇学、词汇语义学和修辞的广大师生的参考书,也可供对语言学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前辅文
1词与语素
  1.1词的定义
  1.2词与词位
   1.2.1词位的定义
   1.2.2词位选择与修辞
  1.3词汇化程度
  1.4实词与功能词
  1.5开放类和封闭类
  1.6语素
   1.6.1语素的定义
   1.6.2语素与修辞
  1.7词根
2构词和造词方法
  2.1派生法
   2.1.1前缀和前缀构词
   2.1.2后缀和后缀构词
   2.1.3中缀和中缀构词
   2.1.4英语和汉语中鲜明的词缀化倾向
   2.1.5词缀化的简洁效应和陌生化效应
  2.2复合构词法
   2.2.1复合词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
   2.2.2复合词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2.2.3汉语复合词为主的特点
   2.2.4复合词与修辞
  2.3转类法
   2.3.1转成动词
   2.3.2转成名词
   2.3.3转成形容词
   2.3.4转类的次要范畴
   2.3.5转类词与修辞
  2.4缩略词
   2.4.1英汉字母词
   2.4.2英汉拼缀词
   2.4.3英汉数字简略词
   2.4.4汉语缩略词
   2.4.5缩略词与修辞
  2.5外来语
   2.5.1音译词
   2.5.2意译词
3词的语义关系
  3.1语义分析和语义场
   3.1.1语义场的定义及英汉语义场的差异
   3.1.2语义场与修辞
  3.2同义关系
   3.2.1“同义关系”的定义
   3.2.2“完全同义”词
   3.2.3非完全同义词以及利奇的七种意义
   3.2.4词项因多义性引发的不同类别的同义词
   3.2.5同义词是共时的概念
   3.2.6同义词要区分“语言”和“言语”的概念
   3.2.7同义关系与修辞
  3.3反义关系
   3.3.1反义关系的定义
   3.3.2反义词教学的四个重要观点
   3.3.3反义关系与民族文化特性
   3.3.4反义词与修辞
  3.4同形或同音异义关系
   3.4.1同形或同音异义译名的商榷
   3.4.2同形同音异义
   3.4.3同音异形异义
   3.4.4同形异音异义
  3.5一词多义
   3.5.1一词多义的定义
   3.5.2一词多义与同形同音异义词的辨异
   3.5.3一词多义与语境
   3.5.4一词多义与修辞
  3.6上下义关系
   3.6.1定义、汉语译名以及汉语这方面研究曾有过的滞后
   3.6.2上下义划分中的文化差异
   3.6.3上下义与修辞
  3.7整体—部分关系
   3.7.1整体—部分关系的定义
   3.7.2整体—部分关系与修辞
4语义的演变
  4.1语义泛化
   4.1.1用“语义泛化”代替“词义的一般化”等六个术语
   4.1.2语义泛化的分类
   4.1.3语义泛化与修辞
  4.2语义缩窄
   4.2.1语义缩窄的定义
   4.2.2语义缩窄与修辞
  4.3语义扬升
   4.3.1语义扬升的定义
   4.3.2语义扬升与修辞
  4.4语义贬降
   4.4.1褒义词的贬降
   4.4.2中性词的贬降
   4.4.3语义贬降的“格雷欣效应”:劣币驱逐良币
   4.4.4语义贬降与修辞
5与词汇学和词汇语义学相关度较大的几个理论
  5.1当代隐喻理论与词汇学和词汇语义学的关系
   5.1.1隐喻的认知本质及其普遍性和系统性
   5.1.2隐喻的运作:概念域之间的映射
   5.1.3隐喻与造词
   5.1.4语言学隐喻与修辞的关系
   5.1.5死隐喻的激活———向字面意义的回归
  5.2原型理论与词汇学和词汇语义学的关系
   5.2.1原型理论简介
   5.2.2原型理论对上下义关系的阐释
   5.2.3原型理论对语义贬降的阐释
   5.2.4原型理论对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阐释
  5.3衔接理论同词汇学和词汇语义学的关系
   5.3.1衔接理论简介
   5.3.2同义关系与衔接
   5.3.3反义关系与衔接
   5.3.4上下义关系与衔接
   5.3.5整体—部分关系与衔接
6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