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1919-1921年 
  一、五四运动:民族复兴的历史起点 
  二、关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评价问题 
  三、中国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 
  四、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历史特点 
  五、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与北京大学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六、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及其活动 
  七、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二编 1921-1927年 
  一、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与大革命 
  二、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 
  三、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 
  四、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作用——兼评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的方针 
  五、周恩来论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的历史经验 
  六、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作的初步进展 
  七、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内思想教育工作 
第三编 1927-1937年 
  一、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与土地革命战争 
  二、外国在华资本主义经济和中国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情况及其主要特点 
  三、毛泽东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四、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军队建设纲领的制定 
  五、托洛茨基反对派在中国的发生及其破产 
  六、反对王明等的“左” 倾冒险主义的斗争——兼评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方针 
  七、中国共产党在两条战线的斗争中巩固和壮大起来 
  八、在农村和战争的环境下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第四编 1937-1945年 
  一、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二、国民党统治的危机和大后方民主运动的开展 
  三、为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而斗争 
  四、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及其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