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特殊儿童与特殊教育需要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差异的观念及表现。
2. 理解特殊儿童及特殊教育的特殊需要。
3. 掌握基于差异的发展观。
能力目标:
1. 能利用基于差异的发展观观察、分析学前特殊教育实际案例。
2. 能根据特殊儿童的需要为他们提供服务与支持。
情感目标:
1. 尊重特殊儿童,以平等的心态对待特殊儿童。
2. 关爱特殊儿童,正视特殊儿童的需要。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人类世界。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身心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只有在树立合理的差异观与发展观的基础上,了解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才能促使特殊儿童健康成长;只有了解特殊教育的特殊需要,才能促使特殊教育长远发展。
你很特别
他走上通往山顶的小路,然后走进那间大大的工作室。这里的东西都好大,让他不禁张大了他的木头眼睛。连凳子都跟他一样高。他得踮起脚尖才看得见工作台的台面。而铁锤跟他的手臂一样长。胖哥惊讶得咽了咽口水。
“我不要待在这里。”他转身想走。这时他听到有人叫他。
“胖哥?”这个声音低沉又有力。
胖哥停住脚步。
“胖哥!真高兴看到你,过来让我瞧瞧。”
胖哥慢慢转过身,看着那位高大、满脸胡子的木匠。
他问木匠:“你知道我的名字?”
“当然喽。你是我造的啊。”
伊莱弯下腰,把胖哥抱到工作台上。“嗯。”这位创造者看到他身上的灰点,若有所思地说:“看来,别人给了你一些不好的记号。”
“我不是故意的,伊莱。我真的很努力了。”
“喔,孩子,你不用在我面前为自己辩证,我不在乎别人怎么想。”
“你不在乎?”
“我不在乎,你也不应该在乎。给你星星或是点点的是谁?他们和你一样,都只是微美克人。他们怎么想并不重要,胖哥。重要的是我怎么想。我觉得你很特别。”
胖哥笑了。“我?很特别?为什么?我走不快,跳不高。我的漆也开始剥落。你为什么在乎我?”
伊莱看着胖哥,把手放在胖哥的小木头脑袋上,缓缓地说:“因为你是我的。所以我在乎你。”
胖哥从来没有被人这样盯着看,更不要说是他的创造者。他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我天天都在盼望你来,”伊莱说。
“我来,是因为碰到一个没有被贴贴纸的人。”胖哥说。
“我知道,她提起过你。”
“为什么贴纸在她的身上都粘不住呢?”
创造者温柔地说:“因为她决定把我的想法看得比别人的想法更重要。只有当你让贴纸贴到你身上的时候,贴纸才会贴得住。”
“什么?”
“当你在乎贴纸的时候,贴纸才会贴得住。你愈相信我的爱,就愈不会在乎他们的贴纸了。”
“我不太懂。”
伊莱微笑地说:“你会懂的,不过得花点时间,因为你有很多贴纸。现在开始,你只要每天来见我,让我来提醒你我有多爱你。”
伊莱把胖哥从工作台上捧起来,放到地上。当胖哥走出门时,伊莱对他说:“记得,你很特别,因为我创造了你。我从不失误的。”
胖哥并没有停下脚步,但他在心里想:我想他说的是真的。
就在他这么想的时候,一个灰点掉下来了。
“灰点”“贴纸”代表什么?你认为胖哥可能具有什么样的特点?阅读这个故事后,你觉得胖哥可能经历过怎样的事情,未来又会遇到什么事?尝试写出故事的背景,并续写故事。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有什么差异?特殊儿童会被贴上“灰点”吗?
第一节 儿童的个别差异与发展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教育者应该仔细观察儿童,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要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个性,在儿童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帮助他们获得智力的、精神的和身体的、个性的自然发展。每位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不论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特殊儿童也以自己的方式展现出不同的一面。作为教育者,应当尊重每位儿童的个性,促使儿童实现全面发展。
一、 差异的观念
三百多年前,多才多艺的德国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句话从哲学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殊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差异的,差异就是体现在特殊性上的个体独特的特点。人与他人之间的差异,就构成了每个个体区别于其他个体的特色。
(一)差异与正态分布
柯克和葛拉格认为个别差异具有双重含义,个别差异包括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1个体间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智力、能力、个性、兴趣等心理特性方面的差异。个体内差异是指同一个体内部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就个体间而言,虽然有许多共性,但差异的存在非常明显,每个个体的发展优势、速度、高度往往是千差万别的。特殊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与普通儿童相比,在智力、感官、肢体、情绪、行为或语言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就构成了其自身的独特性。
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正态分布曲线呈钟形,两头低,中间高,左右对称,在教育研究中许多现象都是呈正态分布的,如儿童的品德、学业成绩、能力等。正常与异常是相对而言的,其程度可以根据与全体的平均差异来确定。正常就是与全体平均值基本吻合,而异常就是对平均值的过度偏离。如图1-1,大多数人是处于正态分布的中间范围,属于正常;少数人居于两端,属于异常。人的智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现也是呈正态分布的,智力高度发展叫智力超常(或天才),智力发展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叫智力障碍(或智力低下、智力落后),中间分成不同的层次。特殊儿童的智力情况同样遵循正态分布的规律,即他们中的大部分智力处于正态分布的中间状态,应有机会与普通儿童一样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即使是处于正态分布边缘的智障儿童,他们的受教育权也不应被剥夺,只要根据他们的特点,作出相应的调整,他们也能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将来也可以独立自主地参与社会生活。
(二) 两种有代表性的差异观
1. 没有共性只有差异性的差异观
它只承认差异的存在,否认差异中也存在共性。在这种差异观的指导下,通常会只看到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差异性,而看不到共性的存在。如在对待视障儿童时,在这种差异观的指导下,一般只会看到视障儿童在视觉方面相较于其他儿童的差异,只专注于寻找补偿视觉缺陷的方法,而注意不到视障儿童与其他儿童共同的身心发展规律,忽视视障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2. 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的差异观
在对待特殊儿童时,既看到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之间的差异,也看到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如在对待听障儿童时,在这种差异观的指导下,既看到了听障儿童与其他儿童相比在听觉方面的差异,以及由听觉障碍引发的问题,同时也看到了听障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其他儿童的共性。因此,在教育康复训练过程中,不仅要补偿其由于听觉缺陷带来的问题,而且也要遵循其身心发展的规律,帮助其潜能开发,促使其全面发展(图1-2)。
乙武的故事1
有个日本人写了本书,叫做《身体的感官》。说的是有一位母亲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乙武洋匡。乙武洋匡天生残疾。他出生的时候,医院和家属为了避免母亲过度伤心,有意将母子俩隔绝了一个星期,在那一个星期里,为防不测,医院为母亲准备了氧气和一切急救设施。一星期后,母亲被允许去见儿子。让医院和家属感到意外的是:想象中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母亲见到儿子的第一句话是:“啊,我的宝贝,我们终于见面了。”接着母亲把儿子从床上抱起来,解开胸襟,给他喂奶。在乙武洋匡的成长过程中,这位母亲并没有把乙武洋匡关在家里,而是和常人一样,把他带去上街,游公园……让他充分与外界接触,以消除他的自卑情绪。长大了,乙武洋匡和别的孩子一样去上学。体育课上,他并不回避锻炼自己,他常常手脚并用爬完别的孩子跑过的路程。跳高时,等别的孩子跳过去了,他就用头点地的特殊方式翻过去。他从不回避什么。他母亲常对他说:就像人有高和矮、胖和瘦一样,你畸形的四肢并不是你的缺点,而是身体的一个特征。就这样,乙武洋匡接受了和常人一样的教育。中学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日本著名的学府——早稻田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