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实录了澳门科技大学快速崛起之历程,是许敖敖教授担任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十年的工作日志,也是他从多年教育实践的点点滴滴中磨砺出的真知灼见。 本书共分五部分内容:《回眸》部分简要阐述了澳门科技大学的概况及办学理念;《理念 措施》部分汇集整理了许敖敖校长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理念和成果,重点是对博雅教育、通识教育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刻认识;《实践 进步》部分选录了担任校长十年来的工作报告和校长讲话,纪实性地记录了澳门科技大学办学事业的蒸蒸日上;《特色 亮点》部分摘录了澳门科技大学优秀教师、学生的感言及建校十周年庆典活动的集锦,以生动活泼的素材展示了大学建设的成绩和亮点;《愿景》部分中,许敖敖校长提出了新十年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澳门科技大学办学实践的积淀升华。本书从不同角度记录和总结了澳门科技大学的十年发展历程,更是澳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对于两岸四地研究、探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大学建设有一定意义。 |
前言 |
|
|
|
许敖敖,男,1940年2月出生,著名天文学家、高等教育家。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留校任教,长期从事天文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在太阳活动区物理学方面的科研成果曾获中科院科技进步奖、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奖项。1990 年后任南京大学教授、天文学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教务长、副校长,主管南京大学教学工作近十年,并长期担任教育部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2001年获第四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年起担任澳门科技大学校长。2011年,在任职不到九年的时间里,带领澳门科技大学闯入两岸四地百强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成为最年轻的百强名校。 |
|
|
|
本书通过对许敖敖教授担任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十年期间工作的回顾,阐述了澳门科技大学在许敖敖校长带领下从一所成立仅两年的私立高校,经过十年发展迈进两岸四地百强大学行列的办学发展历程。 |
|
自序——从花甲到古稀: 2003年元旦至2012年除夕,我担任澳门科技大学校长整整十年。我自认这是我人生中最成熟、最能干事的十年。 我与澳门有缘。1999年2月,我曾以南京大学副校长的身份访问澳门,参观了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和澳门旅游学院。虽然澳门的高等教育起步迟,不及内地和港台,但这个小城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厚的中西文化底蕴、纯朴的民风、宁静的休闲环境……对于年近花甲的我来讲,特别具有吸引力,把她看作过退休生活的好地方,我喜欢上了澳门。 就在我即将结束南大副校长任期的2001年11月,南京市政府的一位领导给我打电话,关心我离任后的打算,他告知澳门科技大学有意聘请我担任校长,并讲澳科大校监兼校董会主席廖泽云先生正在南京,希望我能与他见一次面。就这样,在南京古南都饭店,我与廖先生相识了。当时我对廖先生的第一印象是,他是干大事的人,在他构建的平台上办大学是能够有所作为的。我决定放弃原先准备重回教学科研一线,特别希望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宿愿;去接受主政一个成立才两年的新大学的挑战,以花甲之年尝试创业的艰辛。之后十年的办学实践证明了我当时的判断,廖泽云先生在整个办学过程中给了我极大的理解和支持。 我在南京大学主管教学和招生工作十年之久,为深化南大的教育教学改革尽了微薄之力。1999年,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优秀评估中,南大名列前茅,这对整体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的百年老校南大而言,只能算“锦上添花”。而面对一所成立才两年多的私立大学,从何处着手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将她稳步推入有特色、有影响的大学行列,对我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主管全国高教工作多年的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先生曾精辟指出:“对于一所大学,本科教育是基础,研究生教育是水平,成人教育是活力。”于是,我们确定大学的建设应从创建有特色的本科教育起步,我们将现代高等教育思想与澳门的社会现实相结合,提出了澳科大独特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并制订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以确保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在大学各个层面及各个教学环节中付诸实施。经过了5年多时间,终于初见成效。随后便高屋建瓴,制定大学的学术研究方针,创新思维,抓住机遇,开辟快捷方式,打造特色,大力推进学术研究工作;并积极营造校园文化,从更高层面上提升大学的品位……澳科大前进的过程中,始终强调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是大学发展的关键和核心:“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优秀教师队伍形成之时就是澳科大建成之日。”十年的开拓,十年的进取,一步一个脚印,澳科大终于迈进两岸四地百强大学的行列。 十年岁月,转瞬即逝,我已进入古稀之年。高教界的一些老领导、老朋友、老同事希望我就20年高校的管理经验,撰写一些心得和体会。在他们的不断鼓励下,我作了认真考虑。我当大学领导达二十年之久,既做过老牌高校的教学副校长,也主持过起步不久的新大学的全面建设工作,特别是对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多年参与,确实有所感受和思考。不久前,请我前后两位秘书就我这十年中(2003—2012年)发表的有关办学的文章、工作报告、一些重要活动的讲话,以及接受媒体采访的记录等,帮助我清理出来,认真翻阅了一遍。虽然我没有系统学习和研究过高等教育理论,但近二十年来,由于工作需要,经常参加各类高等教育的研讨会、工作会,耳濡目染,多少熟悉了教育和教育管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把它们与我亲身参与大学建设的实践,尤其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自己对现代高等教育的见解和理念。今天,当重新审视我在澳科大十年的工作时,感觉把它编撰成书,供高教界的同行参阅,可能会有点意义。于是,对搜集的材料进行汇总梳理,选择、节录了若干内容,凑合成这本有些零乱的“拙作”,希望能再现澳科大2003-2012年的办学历程,并取书名为“十年磨一剑”。 全书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回眸——十年一剑挺进百强,选用了我离任前撰写的两篇文章,对澳科大建校之路作简要回顾。第二部分:理念措施——学以致用,主要选编了十年任期内撰写的与大学建设理念和教育改革有关的文章,以及接受媒体采访的访谈录等,并选入一篇由同事撰写的与大学办学理念密切相关的论文。第三部分:实践进步——知行合一,摘录我历年来向大学基金会、校董会的工作报告,在大学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记实性地反映澳科大实践自身办学理念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步伐。第四部分:特色亮点——台阶初登,从历年校庆特刊、建校十周年庆典盛况实录中取材,展示大学建设的特色和亮点,彰显澳科大办学上了一个台阶,取得了初步成功。第五部分:愿景——亮剑出鞘再上台阶,对澳科大未来十年发展寄以期望,并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和设想,供澳科大未来的建设者们参考。由于澳门地区,在历史、地域、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诸方面的特殊性,澳科大的办学历程会有特殊的一面,敬请读者参阅时留意。 十年勤磨砺,亮剑始出鞘。 今天,澳门科技大学已进入两岸四地百强大学行列,首先应感谢澳科大基金会、校董会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全校教职员工和衷共济,共同为澳科大的建设尽心尽力。 特别要感谢校监廖泽云先生对我办学的充分理解和全力支持,感谢唐泽圣教授、唐嘉乐先生十年来与我的紧密合作。 感谢十年中曾经与我共事过的大学领导层、各位中层主管在建校过程中的全力配合。 衷心感谢尊敬的国家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的原副部长周远清先生为本书作序。 衷心感谢我最钦佩的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为本书题写书名。 也要感谢在我编撰本书时,为搜集、整理相关资料辛勤工作的周江明先生和陈静辉小姐,没有他(她)们的帮助,我不可能如此顺畅地完成全部书稿。 最后,还要对长期关注澳科大发展并不断给予我鼓励的朋友们,真诚地道一声:多谢大家! 许敖敖 2014年5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