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生态学——从个体到生态系统(第四版) 李博 张大勇 王德华 主译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态位 环境污染 全球变化
商品价格
定价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配送
北京市
数量

推荐商品

  • 商品详情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生态学——从个体到生态系统(第四版)
ISBN:9787040435566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月:2016-08
作者:李博 张大勇 王德华 主译
定价:128.00
页码:724
装帧:平装
版次:1
字数:1440
开本:16开
套装书:否

Begon, Townsend和Harper编写的《生态学》一直被公认为生态学不同领域的权威教材。第四版一如既往地对生态学不同主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从基本原理的讲述到21世纪生态学理解的生动反映。

前辅文
绪言: 生态学及其学科范畴
第一部分 有机体
  第1章 有机体与环境:进化背景
   1.1 引言:自然选择和适应
   1.2 物种的特化
   1.3 物种形成
   1.4 历史因素
   1.5 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的匹配
   1.6 群落内匹配的多样性
   小结
  第2章 条件
   2.1 引言
   2.2 生态位
   2.3 个体对温度的响应
   2.4 动植物分布与温度的关系
   2.5 土壤和水的pH
   2.6 盐度
   2.7 风、海浪以及水流的物理力量
   2.8 环境污染
   2.9 全球变化
   小结
  第3章 资源
   3.1 引言
   3.2 辐射
   3.3 二氧化碳
   3.4 水
   3.5 矿质营养
   3.6 氧气
   3.7 生物作为食物资源
   3.8 资源分类和生态位
   小结
  第4章 生命、死亡与生活史
   4.1 引言: 生命的生态学事实
   4.2 什么是个体?
   4.3 统计个体数量
   4.4 生命周期
   4.5 一年生物种
   4.6 具有重复繁殖季节的个体
   4.7 繁殖速率、世代长度和增长率
   4.8 生活史进化
   4.9 选择集、适合度等高线和生境分类
   4.10 繁殖分配以及分配时令
   4.11 子代个体大小与数量
   4.12 r选择和K选择
   4.13 表型可塑性
   4.14 系统发育约束和异速生长约束
   小结
  第5章 种内竞争
   5.1 引言
   5.2 种内竞争、密度依赖的死亡率和生育力
   5.3 密度还是拥挤?
   5.4 种内竞争和种群大小的调节
   5.5 种内竞争和密度依赖性生长
   5.6 种内竞争的量化
   5.7 数学模型: 引言
   5.8 离散繁殖季节模型
   5.9 连续繁殖: 逻辑斯谛方程
   5.10 个体差异: 不对称竞争
   5.11 领域性
   5.12 自疏作用
   小结
  第6章 扩散、休眠和集合种群
   6.1 引言
   6.2 主动和被动扩散
   6.3 分布格局: 扩散(散布)
   6.4 迁移的格局
   6.5 休眠: 时间上的迁移
   6.6 扩散和密度
   6.7 种群内扩散的变异
   6.8 扩散的种群统计学意义
   6.9 扩散与集合种群的统计学
   小结
  第7章 生物有机体和单物种种群水平上的生态学应用: 生态恢复、生物安全和保护
   7.1 引言
   7.2 生态位理论和管理
   7.3 生活史理论和管理
   7.4 迁移、扩散和管理
   7.5 小种群动态和濒危种保护
   7.6 全球气候变化和管理
   小结
第二部分 种间关系
  第8章 种间竞争
   8.1 引言
   8.2 种间竞争的若干实例
   8.3 评估种间竞争的若干普遍性特征
   8.4 是竞争排斥还是共存?
   8.5 异质性、拓殖与抢先式竞争
   8.6 似然竞争: 对无天敌空间的竞争
   8.7 种间竞争的生态学效应: 实验研究
   8.8 种间竞争的进化后果
   8.9 生态位分化与竞争共存物种之间的相似性
   8.10 生态位分化和资源利用的机制
   小结
  第9章 捕食作用的本质
   9.1 引言: 捕食者的类型
   9.2 植食作用和植物个体: 耐受还是防御
   9.3 捕食作用对猎物种群的影响
   9.4 消费对消费者的影响
   9.5 食谱的宽度和组成
   9.6 在斑块生境中的觅食
   小结
  第10章 捕食作用的种群动态
   10.1 引言: 多度格局及其解释的必要性
   10.2 捕食者-- 猎物及植物-- 植食动物系统的基本动态: 循环趋势
   10.3 拥挤效应
   10.4 功能响应
   10.5 异质性、集群与空间变异
   10.6 多重平衡: 关于种群爆发的一个解释?
   10.7 捕食者-- 猎物系统之外
   小结
  第11章 分解者和食碎屑者
   11.1 引言
   11.2 参与分解过程的生物
   11.3 食碎屑者-- 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
   11.4 结论
   小结
  第12章 寄生与疾病
   12.1 引言: 寄生物、病原体、感染和疾病
   12.2 寄生物的多样性
   12.3 作为生境的宿主
   12.4 寄生物在宿主间的传播和分布
   12.5 寄生物对宿主存活、生长及生育力的影响
   12.6 感染的种群动态
   12.7 寄生物与宿主的种群动态
   12.8 寄生物与其宿主间的协同进化
   小结
  第13章 共生和互利共生
   13.1 引言: 共生者、互利者、偏利者和生态系统工程师
   13.2 互利共生的保护者
   13.3 作物种植与家畜饲养
   13.4 种子和花粉的散布
   13.5 消化道生物与宿主的互利关系
   13.6 动物细胞中的互利: 昆虫的菌胞共生
   13.7 水生无脊椎动物中的光合共生者
   13.8 高等植物和真菌的互利关系
   13.9 真菌与藻类: 地衣
   13.10 互生性植物对大气氮的固定
   13.11 互利关系的模型
   13.12 从共生到亚细胞结构的进化
   小结
  第14章 多度
   14.1 引言
   14.2 波动还是稳定?
   14.3 种群统计学方法
   14.4 机制派方法
   14.5 密度派方法
   14.6 种群周期及其分析
   小结
  第15章 种群相互作用水平上的生态学应用: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管理
   15.1 引言
   15.2 病虫害的管理
   15.3 收获管理
   15.4 生态管理中的集合种群观点
   小结
第三部分 群落和生态系统
  第16章 群落的性质: 时空格局
   16.1 引言
   16.2 群落组成的描述
   16.3 群落的空间格局
   16.4 群落的时间格局
   16.5 演替过程中的物种取代概率
   16.6 演替的生物学机制
   16.7 时空背景下的群落: 斑块动态观
   16.8 结论: 从景观角度来考虑的必要性
   小结
  第17章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通量
   17.1 引言
   17.2 初级生产力的格局
   17.3 限制陆生群落初级生产力的因子
   17.4 限制水生群落初级生产力的因子
   17.5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归宿
   小结
  第18章 生态系统的物质流
   18.1 引言
   18.2 陆生群落中的氮收支
   18.3 水生群落中的养分收支
   18.4 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小结
  第19章 种群相互作用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19.1 引言
   19.2 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19.3 群落组织的平衡和非平衡观点
   19.4 捕食作用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19.5 寄生作用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19.6 捕食者和寄生物影响的评价
   19.7 群落生态学的多元论
   小结
  第20章 食物网
   20.1 引言
   20.2 食物网中的间接效应
   20.3 食物网结构、生产力和稳定性
   20.4 食物网中的经验格局: 营养级数目
   小结
  第21章 物种丰富度的格局
   21.1 引言
   21.2 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
   21.3 影响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变异因素
   21.4 影响物种丰富度的时间变异因素
   21.5 生境面积和偏远程度: 岛屿生物地理学
   21.6 物种丰富度的梯度
   21.7 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机能执行
   21.8 物种丰富度格局的评价
   小结
  第22章 生态学在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应用: 基于演替、食物网、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理论的管理
   22.1 引言
   22.2 演替和管理
   22.3 食物网、生态系统功能和管理
   22.4 生物多样性及管理
   22.5 可持续性的三个基本原则
   小结
  参考文献
  生物名词索引
  主题词索引
  彩图

生态学不同领域的权威教材

李  博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1996年获英国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生态学博士学位;1996年至2000年先后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和国立农业研究中心工作;2000年底回复旦大学工作;主要从事生物入侵生态学研究。出版著作和译著14部,发表论文240余篇。担任教育部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任Ecological ResearchPLoS ONE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生物多样性》《植物生态学报》以及《生态学报》等杂志副主编或编委。

 

张大勇  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曾担任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Acta OecologicaJournal of Plant Ecology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等SCI刊物编委,F1000Prime faculty member,以及《植物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等国内生态学刊物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科学。

 

王德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兽类学报》主编,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副主编, Hormones and Behavior、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Integrative Zoology、Plos One、《生态学报》、《动物学杂志》等编委。主要从事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出版译著《如何做生态学》。

egon, Townsend和Harper编写的《生态学》一直被公认为生态学不同领域的权威教材。第四版修订和更新的内容包括:

    \t
  • \u009F   应用生态学的三个全新章节,介绍了如何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处理人类所面临的生态问题
  • \t
  • \u009F   750多个最新研究的讨论,全面更新了全书
  • \t
  • \u009F   人性化的页边注与每一章的小结,便于读者学习
  • \t
  •    阐述简单易懂并与时俱进,所有生态学专业的学生以及应用生态学家都应将本书作为重要的参考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