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中国现代史(第四版)下册 一九四九—二〇一三 王桧林、郭大钧、耿向东 高等教育出版社 9787040456691
商品价格
定价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配送
北京市
数量

推荐商品

  • 商品详情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中国现代史(第四版)下册 一九四九—二〇一三
ISBN:9787040456691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月:2016-10
作者:王桧林、郭大钧、耿向东
定价:40.40
页码:648
装帧:平装
版次:4
字数:518
开本:32开
套装书:否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系统阐述了1949 年新中国成立至2013 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60 余年的历史。编者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主要内容,阐述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艰辛探索历程和伟大成就及其宝贵经验;吸收近年新的研究成果,对许多重大问题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介;对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科学的发展设专章概述。本书可供高校历史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一般历史爱好者、自学者学习参考。

前辅文
第一章 旧中国的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年10月—1956年9月)
  第一节 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 国民经济的恢复
   一、 全国大陆的统一 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
   二、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秩序的整顿
   三、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任务的提出
   四、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和全国抗美援朝运动
   五、 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斗争
   六、 工商业的调整 “三反”“五反”运动
   七、 新民主主义文教方针的贯彻 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和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
   八、 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整顿 《毛泽东选集》的出版各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工作的开展
   九、 外交工作的开展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十、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第二节 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始 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一、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定
   二、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三、 中共七届四中全会 《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
   四、 对外关系的新发展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五、 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运动 肃反斗争
   六、 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七、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和超额完成 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的形成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1956年9月—1966年5月)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开始
   一、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的提出
   二、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三、 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四、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和纠正“左”倾错误中的曲折
   一、 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二、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 教育文化领域“左”倾思想的泛滥 对“新人口论”的错误批判
   四、 反对美国在台湾海峡的武装挑衅 平定西藏叛乱
   五、 纠正已经觉察到的“左”倾错误 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六、 庐山会议和“反右倾”运动
   七、 “左”倾错误继续发展 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第三节 在调整政策战胜困难中进一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 农村政策的调整
   二、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八字方针”的制定
   三、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和各方面工作条例的制定
   四、 “七千人大会” 国民经济的继续调整
  第四节 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 政治上“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一、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中苏争论 外交工作的新开展
   二、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和关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进一步阐述
   三、 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思想文化领域的错误批判
   四、 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 十年建设的成就
第三章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1966年5月—1976年10月)
  第一节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全国性的大动乱
   一、 “文化大革命”的酝酿和全面发动 全国动乱局面的出现
   二、 上海“一月风暴”全面夺权与二月抗争 全国陷入混乱
   三、 中共九大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系统化
   四、 国民经济的动荡与恶化
  第二节 “斗、 批、 改”运动 林彪集团的覆灭 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和受挫
   一、 全国范围的“斗、批、改”运动
   二、 中共九届二中全会 林彪事件
   三、 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及其中断
   四、 国民经济在动乱中艰难举步
   五、 外交工作的新突破和新局面
   六、 中共十大
  第三节 “批林批孔” “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四五运动” “四人帮”的覆灭
   一、 “批林批孔”运动与“四人帮”组阁阴谋的失败
   二、 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三、 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和各条战线的短暂整顿
   四、 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批邓、 反击右倾翻案风”国民经济的再次恶化
   五、 “四五运动” “四人帮”的覆灭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结束
第四章 伟大的历史转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创(1976年10月—1992年1月)
  第一节 在徘徊中前进
   一、 揭发批判“四人帮”
   二、 “两个凡是”的提出和经济建设中的新冒进
   三、 中共十一大和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四、 以科教战线为突破口纠正“左”倾错误
   五、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六、 放宽农村政策 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
  第二节 拨乱反正 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根本转变
   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历史的伟大转折
   二、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全面平反冤假错案和调整社会政治关系
   三、 “调整、 改革、 整顿、 提高”方针的制定 国民经济的调整
   四、 农村改革的兴起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
   五、 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初步改革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加强
   六、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第三节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一、 中共十二大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
   二、 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改
   三、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四、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五、 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
   六、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 “七五”计划的制定
   七、 整党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八、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与国家统一的推进
   九、 对外关系的发展与对外政策的调整
   十、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与贯彻
   一、 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
   二、 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国民经济治理整顿的开始
   三、 1989年政治风波
   四、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新的中央领导机构的组成
   五、 抓紧党的自身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六、 继续治理整顿、 深化改革 “七五”计划的完成
   七、 1991—2000年十年规划的制定 “八五”计划的执行
   八、 对外关系的新格局和外交工作的新开展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开展(1992年1月—2002年11月)
  第一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到来
   一、 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
   二、 中共十四大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三、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第二节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 宏观调控的决策与经济“软着陆”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二、 “二十字”治国方针的提出和贯彻执行
   三、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 金融、 财政、 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四、 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实行
   五、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
   六、 “三讲”教育的开展和基层党组织建设 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七、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军队建设
   八、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制定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一、 中共十五大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 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一个确保、 三个到位、 五项改革”的任务
   三、 在经济和自然两大风险的考验中确保经济发展
   四、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制定和开始实施
   五、 香港、 澳门回归祖国 海峡两岸关系的波折
   六、 对外关系的新变化
   七、 国庆五十周年庆典 “九五”计划的完成和“十五”计划的制定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中国进入新世纪的三大任务
   二、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三、 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 《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四、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第六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积极推进(2002年11月—2013年3月)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确立
   一、 中共十六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
   二、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通过
   三、 战胜“非典”疫情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四、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新一轮宏观调控的启动
  第二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加强
   二、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
   三、 “十五”计划的完成与“十一五”规划的制定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新方针
   四、 出台“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落实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六、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贯彻
   一、 中共十七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提出
   二、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国家机构大部制改革
   三、 有效应对各种重大挑战 成功举办多项盛会
   四、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加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持和完善
   五、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第四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推进
   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 农村改革的深入开展
   二、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进展
   三、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加快推进 现代社会管理体制的形成
   四、 “十一五”规划的完成和“十二五”规划的制定 保持香港、澳门的繁荣发展
   五、 遏制“台独”的斗争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六、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
  第五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
   一、 中共十八大 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提出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完成新老交替
第七章 哲学社会科学 文化 科技
  一、 哲学
  二、 经济学
  三、 政治学 法学
  四、 社会学
  五、 教育学 心理学
  六、 历史学 考古发现
  七、 文学 艺术
  八、 自然科学 技术
学习参考书目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