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大学加速经济发展——须使知识交换奏效 Edward Crawley ? Joh 高等教育出版社
商品价格
降价通知
定价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配送
北京市
服务
高教自营 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数量

推荐商品

  • 商品详情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大学加速经济发展——须使知识交换奏效
ISBN:9787040598001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月:2023-05
作者:Edward Crawley等著 查建中
定价:88.00
页码:316
装帧:假精装
版次:1
字数:350
开本:16开
套装书:否

本书描述了众多行为模式,它们一起共同使得大学能更有效地与产业界交换知识,加速创新,最终促进经济发展。这些都来源于全球雄心勃勃的大学及其有效的学习实践,以及作者在数所国际性大学、包括MIT实施有关项目的亲身经验。作者提供了在全球范围可以应用的指导原则,但这些必须根据当地情况予以采用。本书写作方法首先描述大学作为经济发展引擎的环境,然后在四个领域,教育、研究、创新及支撑条件,提出一系列有效学术实践。每个领域包括3~6项实践,每项实践都以相似的模版表述,包括摘要、原理及其描述、关键行动及1~2个小案例。所有这些实践都在几个综合的案例研究中进行总结。 本书专注于全球都可普遍采用的整套有效实践,伴以案例研究,以加强大学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这些都建立在对教育、研究和创新的集成化观点上;提出系列有效实践及来自真实世界经验的广泛观点,这都表达在实践描述中并在案例研究中得到阐明;为大学领导者、政策制定者和开创者提供了如何开展工作的有形资源。

前辅文
第1章 大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1 本书方法的介绍和概述
   1.1.1 大学备受期待
   1.1.2 我们的工作可以帮助大学适应社会需求
   1.1.3 我们的方法是务实的
   1.1.4 本书的主要贡献是可操作的议程
  1.2 大学的适应性和面临的新期待
   1.2.1 从大学的坚韧性及适应性历史出发,大学正在奋起迎接挑战
   1.2.2 政府对大学的社会影响力有明确的期待
   1.2.3 大学正在响应这些期待
  1.3 大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3.1 经济发展指标彰显大学的重要影响
   1.3.2 创新的经济影响
   1.3.3 大学更广泛的经济影响力
  1.4 大学的经济影响力源自知识交换
   1.4.1 创新与创业是经济发展的前置活动
   1.4.2 知识交换加速创新
  1.5 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更为广泛的影响
   1.5.1 与研究型大学相关的经济发展
   1.5.2 所有类型的学术机构都会促进经济发展
   1.5.3 社会发展受益于所有的大学学科
  1.6 本章总结与本书综述
  参考文献
第2章 知识交换的系统性方法
  2.1 知识交换能促使经济发展
  2.2 面向经济发展的知识交换的本质特征
   2.2.1 大学及其合作伙伴受益于知识交换
   2.2.2 跨越边界交换关于需求和成果的知识
   2.2.3 知识交换的人文和文化特征
  2.3 加强知识交换的系统方法
   2.3.1 系统的知识交换的三个关键行动
   2.3.2 确定合作伙伴和他们对知识的需求
   2.3.3 以关切度和敏感度来开展大学活动
   2.3.4 主动交换知识,倡导知识应用
  2.4 产生知识成果的有效学术实践
   2.4.1 知识交换涉及的学术实践
   2.4.2 11种有效的学术实践
  2.5 教育作为知识交换的系统方法
   2.5.1 教育领域、领域的合作伙伴和它们的需求
   2.5.2 大学响应教育需求的一类方法
   2.5.3 教育成果交换的主动过程
  2.6 科研作为知识交换的系统方法
   2.6.1 科研领域的合作伙伴及它们的需求
   2.6.2 大学响应科研需求的一类方法
   2.6.3 交换研究成果的主动过程
  2.7 催化创新作为知识交换的系统方法
   2.7.1 催化创新、其合作伙伴及它们的需求
   2.7.2 大学应对催化创新需求的一种方法
   2.7.3 交流创新成果的主动过程
  2.8 加强知识交换所需的变革及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教育与知识交换
  3.1 简介
   3.1.1 教育的目标
   3.1.2 背景与机遇
   3.1.3 教育的学术实践
  3.2 集成化的课程体系
   3.2.1 面向知识交换的课程设计
   3.2.2 让利益相关者参与确定专业的学习成果目标
   3.2.3 将功能和进展关联起来的课程设计
   3.2.4 将日常生活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相结合
   3.2.5 鼓励课外活动
  3.3 为学而教
   3.3.1 学习以应对新挑战
   3.3.2 建设性地对接学习成果、学习活动和评估
   3.3.3 激发主动学习
   3.3.4 数字化和混合学习
   3.3.5 学会学习
  3.4 新兴思想与跨学科思想的教育
   3.4.1 知识边界上的教育
   3.4.2 及时将新发现转移到教育
   3.4.3 跨学科领域的教育
   3.4.4 新课程的制度化
  3.5 创新准备
   3.5.1 让年轻专业人士取得成功
   3.5.2 创新创业教育
   3.5.3 创新管理的教育
   3.5.4 科技领导力教育
  3.6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研究与知识交换
  4.1 引言
   4.1.1 研究的目标
   4.1.2 背景和机遇
   4.1.3 研究的学术实践
  4.2 有影响力的基础研究
   4.2.1 有影响力的基础研究的范围
   4.2.2 使研究人员参与“有影响力的基础研究”实践
   4.2.3 识别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机会
   4.2.4 在学术界和合作伙伴社区传播成果
   4.2.5 与决策和资助机构沟通
  4.3 学科内部和跨学科的合作研究
   4.3.1 合作动机
   4.3.2 跨学科和方法的合作
   4.3.3 基于资源互补的合作研究
   4.3.4 高价值成果的期待可补偿合作研究的困难
   4.3.5 人际互动是有效合作的基础
  4.4 研究、教育和创新中心
   4.4.1 直接解决社会问题
   4.4.2 确定对社会有影响力的问题
   4.4.3 建立综合社区
   4.4.4 在真实环境中开发成果并测试
   4.4.5 中心的建设与管理
  4.5 本科生和研究生研究人员
   4.5.1 重塑培养学生研究人员的学徒制模式
   4.5.2 研究生研究人员
   4.5.3 本科生研究人员
   4.5.4 学生对研究创新潜力的评估
  4.6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催化创新与知识交换
  5.1 简介
  5.1.1 催化创新的若干目标
   5.1.2 背景和机遇
   5.1.3 催化创新的学术实践
  5.2 促熟发现和创造
   5.2.1 提高发现和创造的成熟度
   5.2.2 巩固并促熟发现和早期创造
   5.2.3 为创造所延伸出来的产品确定市场
   5.2.4 概念验证的演示
  5.3 促进对话和协议
   5.3.1 与合作伙伴进行知识交换的重要性
   5.3.2 通过系统对话了解合作伙伴的长期需求
   5.3.3 让合作伙伴了解大学近期成果
   5.3.4 通过开放的非正式联系与合作伙伴交换创造
   5.3.5 通过正式协议与产业交换创造成果
  5.4 基于大学的创业
   5.4.1 成为创业者
   5.4.2 创业框架、经验和指导
   5.4.3 创立基于发现与创造成果的成功企业
   5.4.4 初创企业的孵化器、设施和种子资金
   5.4.5 专业创业网络
  5.5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综合的知识交换
  6.1 简介
  6.2 案例研究: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SUTD)
   6.2.1 SUTD推进知识前沿并培养立足技术的领军人物和发明家
   6.2.2 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案例分析
  6.3 案例研究:伦敦大学学院(UCL)
   6.3.1 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教育、创新的集成化模式
   6.3.2 伦敦大学学院案例分析
  6.4 案例研究:智利天主教大学(PUCC)
   6.4.1 四叶草:PUCC面向创新型经济的一个变革性的计划
   6.4.2 智利天主教大学案例分析
  6.5 综合型案例的观察与本章总结
第7章 支持适应型大学的学术使命
  7.1 导言
   7.1.1 适应型大学支持利于创新的学术实践
   7.1.2 支持性实践
   7.1.3 具有多孔边界的大学
  7.2 吸引利益相关方参与
   7.2.1 扩展使命的更广泛的利益相关方群体
   7.2.2 外部利益相关方的识别和参与
   7.2.3 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影响
  7.3 推动文化演进
   7.3.1 推动文化演进,支持扩展使命
   7.3.2 促使社区参与文化讨论
   7.3.3 塑造一致的学生子文化
  7.4 使命和战略规划
   7.4.1 面向包含创新任务的新使命来修改大学战略
   7.4.2 通过参与和证据制定战略
   7.4.3 确定优先工作排序、举措及合作
  7.5 治理
   7.5.1 大学的良好治理
   7.5.2 更新治理方式
   7.5.3 更新政策、预算编制、组织
  7.6 教职员工资源和能力
   7.6.1 教职和专业人员是核心资产
   7.6.2 履行扩展使命的教职及专业人员
   7.6.3 招聘、录用和职业发展
  7.7 学术设施
   7.7.1 支持和适应创新使命扩展的设施
   7.7.2 教育与社区设施
   7.7.3 研究与催化创新的设施
  7.8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适应性大学的评估与标准
  8.1 导言
   8.1.1 与经济发展相关的评估和行动
   8.1.2 基于社区目标的评估
   8.1.3 评估与师资标准的实践
  8.2 计划评估
   8.2.1 评估的优势和面临的变化挑战
   8.2.2 计划评估设计中的因素
   8.2.3 对教育的评估
   8.2.4 对研究工作的评估
   8.2.5 对催化创新的评估
   8.2.6 专业的评审、标定、认可和排名
  8.3 师资标准和认可
   8.3.1 将标准作为一种软协调手段
   8.3.2 教育、研究和催化创新工作的标准
   8.3.3 适应性大学中的认可
  8.4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合作伙伴与适应性大学的协调一致
  9.1 合作伙伴的协调一致
   9.1.1 互惠协调原则
   9.1.2 知识交换中的合作伙伴
   9.1.3 积极性合作伙伴的实践
  9.2 产业及中小企业的协调一致
   9.2.1 产业和企业与大学要相互了解
   9.2.2 产业及中小企业如何支持大学
   9.2.3 产业如何通过有效地吸收大学成果获益
  9.3 政府及社区的协调一致
   9.3.1 政府及社区与大学相互了解
   9.3.2 政府及社区如何支持大学?
   9.3.3 政府和社区如何通过参与合作并有效吸收大学成果而获益
  9.4 慈善机构及校友的协调一致
  9.4.1 慈善机构及校友与大学相互了解
  9.4.2 慈善机构如何支持大学
  9.5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在适应性大学推行变革
  10.1 实施变革
   10.1.1 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0.1.2 支持变革的要素
   10.1.3 变革是适合所有大学的通用过程
  10.2 现存大学的变革
   10.2.1 外部的持久与内部的热忱
   10.2.2 利用大学文化的优势
   10.2.3 变革管理
  10.3 大学体系的变革
   10.3.1 为大学体系变革创造条件
   10.3.2 全体系变革方法
  10.4 新办大学
   10.4.1 大学是知识型初创企业
   10.4.2 启动组织和支持实践
   10.4.3 启动学术实践
  10.5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词汇表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