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本书编写组在2021年版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宣部、教育部组织对教材进行了修订。本书立足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立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需要,对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观、道德观、法律观等相关理论进行了充分论述,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前辅文 |
|
|
|
|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
|
|
|
|
本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为2023年修订版。本教材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党史、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2023年修订版充分体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准确地反映中央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最新精神、最新论断、最新表述。教材突出反映“两个确立”及其决定性意义,详细介绍新时代1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等内容。本次修订优化章节目结构安排,调整增删内容,同时调整部分节目标题,补充大量子目标题。全书知识体系更加明晰,教学重点更加突出,时代特征更加凸显。 |
前辅文 |
|
|
|
|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
|
|
|
|
本书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2023年修订版。 本书主要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本次修订重点:第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要全面融入本教材。第二,教材对内容和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除导论和结束语外,分为上下篇共八章。其中上篇四章,分别阐述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下篇四章分别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同时,2023年版也充分吸收了一线师生使用2021年版教材的意见和建议。 |
前辅文 |
|
|
|
|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
|
|
|
|
本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现实问题。本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基础上,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对教材进行全面修订,并根据《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对教材名称进行更新,形成新版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年版)》。本次修订旨在及时体现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原创性贡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材,从基本原理的高度充分体现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和2018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成就;同时,吸取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和广大师生的意见建议,对教材有关内容作相应调整,使理论阐述更具科学性和严谨性,并在呈现方式上作一定调整,适当增加辅文,以更好服务师生为原则,帮助学生更快把握教材内容,体现“教师好用、学生易学”的教材功能。 |
前辅文 |
|
|
|
|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