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绪论
0.1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简介
0.2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目标
0.3 大学物理实验基本程序
0.4 大学物理实验基本要求
0.5 大学物理实验安全要求
第1章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数据处理
1.1 测量、误差、不确定度及有效数字
1.2 数据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
第2章 力学实验
2.0 力学基本仪器及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2.1 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2.2 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
2.3 能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2.4 密度的测量
2.5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
2.6 弦振动实验
2.7 阻尼、受迫振动
2.8 声速的测量
2.9 拉伸法测量杨氏弹性模量
2.10 用动力学法测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
2.11 物体转动惯量的测量
2.12 复摆实验
2.13 力学传感器及其应用
2.14 电子秤的设计与制作
第3章 热学实验
3.1 熔化热与汽化热
3.2 热导率的测量
3.3 金属线膨胀系数的测量
3.4 PN结温度特性的研究
3.5 半导体制冷实验
3.6 液体比热容实验
3.7 温度传感器标定和应用
3.8 液体黏度实验
第4章 电磁学实验
4.1 测量直流电源的输出特性
4.2 电表改装
4.3 灵敏电流计
4.4 电学黑盒子
4.5 RLC电路的暂态过程研究
4.6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参数测定
4.7 示波器原理及其应用
4.8 地磁场水平分量的测量
4.9 电子荷质比的测定
4.11交流电桥
4.10 直流电桥实验
4.12 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
4.13 霍尔效应实验
4.14 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
4.15 铁磁物质动态磁滞回线的测量
4.16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特性研究
4.17 差动变压器特性研究
第5章 光学实验
5.1 透镜焦距的测量
5.2 用读数显微镜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5.3 分光计的调整及使用
5.4 用掠入射法测量固体的折射率
5.5 玻璃折射率与波长的关系
5.6 迈克耳逊干涉仪实验
5.7 衍射光栅实验
5.8 用夫琅和费衍射测量细丝直径
5.9 光栅光谱仪的调整与应用
5.10 光的偏振实验
5.11 牛顿环实验
5.12 旋光现象实验
5.13 光学全息实验
5.14 发光二极管光电特性的研究
5.15 光电器件物理特性研究
5.16 用干涉法测量固体的线胀系数
5.17 液晶电光效应实验
5.18 晶体的电光效应及其应用
5.19 光纤通信
5.20 光纤传感
5.21 CCD综合实验
第6章 近代物理实验
6.1 黑体辐射实验
6.2 弗兰克-赫兹实验
6.3 光电效应实验
6.4 用密立根油滴法测电子电荷量
6.5 塞曼效应实验
6.6 用X射线测定材料的晶格参量
6.7 逸出功的测定
6.8 真空的获得与测量
6.9 盖革-米勒计数器和辐射计数
6.10 闪烁体探测器和γ能谱测量
6.11 拉曼光谱实验
6.12 锁相放大器与弱信号测量
6.13 激光原理和激光纵、横模式分析与测量
6.14 核磁共振
6.15 扫描电子显微镜
6.16 透射电子显微镜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附录2 物理实验常用参数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