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有机化学实验(第五版) 兰州大学 编 王清廉 王少华 朱道勇 张野 修订 高等教育出版社
商品价格
定价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配送
北京市
数量

推荐商品

  • 商品详情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有机化学实验(第五版)
ISBN:9787040646023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月:2025-07
作者:兰州大学 编 王清廉 王少华 朱道勇 张野 修订
定价:65.00
页码:500
装帧:平装
版次:5
字数:830 千字
开本
套装书:否

本书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内容分为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反应、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和附录五部分。2021年,本书第四版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

新版在继续保持教材原有体系和特色的基础上,对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气液色谱的内容做了更新和充实,提供了更为翔实的数据和例证,对气质联用技术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本书第三部分增加了谱图表征的数量,并首次展现了化合物13CNMR的数据。新版调整了部分实验,适当增加了微量制备实验的数量。实验编排改变了以往以化合物类别编序的方式,代之以反应类型分类。

新版增加了思考题的数量,涉及基本操作及所有谱图的解析。同时,新增数字化资源,包括实验基本操作视频和演示视频等,读者可扫描二维码观看学习。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应用化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有机化学和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参考。

前辅文
第一部分 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
  1.1 实验须知
  1.2 实验室安全及事故的预防、处理与急救
   1.2.1 着火
   1.2.2 爆炸
   1.2.3 中毒
   1.2.4 灼伤
   1.2.5 割伤
   1.2.6 实验室常用急救药品
   1.2.7 废弃物的处理
  1.3 实验预习、记录和实验报告
   1.3.1 实验预习
   1.3.2 实验记录
   1.3.3 实验报告
  1.4 实验产率的计算
  1.5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设备及其应用范围
   1.5.1 玻璃仪器
   1.5.2 金属用具
   1.5.3 常用电器与设备
   1.5.4 其他仪器设备
  1.6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装置
   1.6.1 回流装置
   1.6.2 蒸馏装置
   1.6.3 气体吸收装置
   1.6.4 搅拌装置
   1.6.5 微量反应装置
   1.6.6 仪器装置方法
  1.7 仪器的清洗、干燥和塞子的配置
   1.7.1 仪器的清洗
   1.7.2 仪器的干燥
   1.7.3 塞子的配置与钻孔
  1.8 化学试剂的取用和转移
   1.8.1 化学试剂的规格
   1.8.2 化学试剂的称量
   1.8.3 液体试剂的量取和转移
   1.8.4 微量液体试剂的量取和转移
  1.9 无水无氧操作技术
  1.10 有机化学文献资源简介
   1.10.1 常用工具书
   1.10.2 常用期刊文献
   1.10.3 化学文摘
   1.10.4 网络资源
第二部分 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1 简单玻璃工操作
   2.1.1 玻璃管的洁净和切割
   2.1.2 拉玻璃管
   2.1.3 拉制熔点管、沸点管、点样管及玻璃沸石
   2.1.4 玻璃钉的制备
   2.1.5 玻璃管(棒) 的弯曲
  2.2 加热和冷却
   2.2.1 加热
   2.2.2 冷却
  2.3 干燥和干燥剂
   2.3.1 干燥基本原理
   2.3.2 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
   2.3.3 固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
   2.3.4 气体的干燥
   2.3.5 干燥管
  2.4 有机化合物物理常数测定
   2.4.1 熔点的测定及温度计校正
   2.4.2 沸点的测定
   2.4.3 液体化合物折射率的测定
   2.4.4 旋光度及其测定
  2.5 固体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2.5.1 重结晶
   2.5.2 升华
  2.6 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2.6.1 常压蒸馏
   2.6.2 分馏
   2.6.3 减压蒸馏
   2.6.4 水蒸气蒸馏
  2.7 萃取
  2.8 色谱分离技术
   2.8.1 薄层色谱
   2.8.2 柱色谱
   2.8.3 气液色谱
   2.8.4 高效液相色谱
  2.9 鉴别结构的波谱方法
   2.9.1 红外光谱
   2.9.2 核磁共振谱
   2.9.3 二维核磁共振谱简介
   2.9.4 紫外-可见光谱
   2.9.5 质谱
   2.9.6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简介
第三部分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反应
  3.1 消去反应烯烃的制备
   实验一 环己烯
   实验二 2-溴-2-甲基丁烷碱催化的消去
  3.2 烯烃的亲电加成
   实验三 溴对反肉桂酸加成的立体化学
  3.3 饱和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卤代烷的制备
   实验四 正溴丁烷
   实验五 叔丁基氯
   实验六 卤代烃SN1/SN2的反应活性
   实验七 化学动力学——叔丁基氯的水解
  3.4 醚的制备Williamson反应
   实验八 正丁醚
   实验九 苯乙醚
   实验十 α-萘乙醚
   实验十一 甲基叔丁基醚
  3.5 双烯烃Diels-Alder反应
   实验十二 内型双环[2,2,1]-5-庚烯-2,3-二羧酸酐
   实验十三 [3,6]-亚甲基-4-环己烯-1,2-对苯二醌
  3.6 动力学与热力学控制
   实验十四 环己酮、呋喃甲醛与氨基脲的竞争反应
  3.7 芳环的亲电取代
   实验十五 2-叔丁基对苯二酚
   实验十六 对甲基苯乙酮
   实验十七 乙酰二茂铁
   实验十八 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
   实验十九 对硝基溴苯
   实验二十 2-硝基-1,3-苯二酚
   实验二十一 间二硝基苯(微量制备)
   实验二十二 对溴乙酰苯胺(微量制备)
   实验二十三 芳香族化合物亲电取代反应活性
  3.8 Grignard反应
   实验二十四 2-甲基-2-己醇
   实验二十五 三苯甲醇
   实验二十六 苯甲酸
  3.9 氧化反应
   实验二十七 环己酮
   实验二十八 己二酸
   实验二十九 对硝基苯甲酸
  3.10 还原反应
   实验三十二 苯甲醇
   实验三十一 樟脑的还原
   实验三十二 氢化肉桂酸
   实验三十三 苯胺
   实验三十四 间硝基苯胺
   实验三十五 偶氮苯
  3.11 碱催化醛的氧化还原Cannizzaro反应
   实验三十六 苯甲醇和苯甲酸
   实验三十七 呋喃甲醇与呋喃甲酸
  3.12 酯化反应羧酸酯的制备
   实验三十八 乙酸异戊酯
   实验三十九 苯甲酸乙酯
   实验四十 乙酰水杨酸
   实验四十一 五乙酸葡萄糖酯
  3.13 缩合反应
   实验四十二 二苯亚甲基丙酮(1,5-二苯-1,4-戊二烯-3-酮)
   实验四十三 苯亚甲基苯乙酮
   实验四十四 乙酰乙酸乙酯
  3.14 Perkin反应
   实验四十五 肉桂酸
   实验四十六 香豆素-3-羧酸3.15 重氮盐
   实验四十七 对氯甲苯(或邻氯甲苯)
   实验四十八 间硝基苯酚
  3.16 染料与偶氮化合物
   实验四十九 甲基橙
   实验五十 直接染料——橙Ⅱ
  3.17 杂环化合物
   实验五十一 8-羟基喹啉
   实验五十二 苯并咪唑
   实验五十三 5,5-二苯基乙内酰脲
   实验五十四 环己烷杯[4]吡咯
  3.18 Hofmann和Beckemann重排
   实验五十五 邻氨基苯甲酸
   实验五十六 ε-己内酰胺
  3.19 多步骤有机合成
   实验五十七 乙酰苯胺
   实验五十八 对氨基苯磺酰胺
   实验五十九 对氨基苯甲酸
   实验六十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
   实验六十一 安息香的辅酶合成
   实验六十二 二苯乙二酮
   实验六十三 二苯乙醇酸
  3.20 光化学反应
   实验六十四 偶氮苯的光化异构化
   实验六十五 苯频哪醇和苯频哪酮
   实验六十六 鲁米诺与化学发光
  3.21 Wittig反应
   实验六十七 反-1, 2-二苯乙烯
  3.22 卡宾的反应和相转移催化剂
   实验六十八 7,7-二氯双环[4.1.0]庚烷
   实验六十九 扁桃酸
  3.23 苯炔的制备和反应
   实验七十 从苯炔制备α-萘酚
  3.24 外消旋化合物的拆分
   实验七十一 外消旋苦杏仁酸的拆分
   实验七十二 α-苯乙胺
   实验七十三 外消旋α-苯乙胺的拆分
   实验七十四 1,1′-联-2-萘酚的合成和拆分
  3.25 植物生长调节剂
   实验七十五 2,4-二氯苯氧乙酸
  3.26 乙醇的生物合成
   实验七十六 发酵法合成乙醇
  3.27 天然产物的提取
   实验七十七 从茶叶中
   实验七十八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七十九 从烟叶中提取烟碱
   实验八十 从红辣椒中提取红色素
   实验八十一 从中药黄连中提取黄连素
  3.28 聚合反应
   实验八十二 聚苯乙烯
   实验八十三 聚己内酰胺
  3.29 微波辐射合成实验
   实验八十四 对氨基苯磺酸
   实验八十五 苯甲酸乙酯
   实验八十六 9,10-二氢蒽-9,10-α, α-马来酸酐
  3.30 超声化学反应
   实验八十七 苯亚甲基苯乙酮的超声制备
  3.31 文献实验
   实验八十八 N, N-二乙基间甲苯甲酰胺的制备
   实验八十九 (S)-( + )-3-羟基丁酸乙酯生物合成
   实验九十 紫罗兰酮的制备
第四部分 有机化合物的鉴定
  4.1 未知物鉴定的一般步骤和初步观察
   4.1.1 未知物鉴定的一般步骤
   4.1.2 未知物的初步观察
  4.2 元素定性分析
   4.2.1 钠熔法
   4.2.2 氮、硫和卤素的鉴定
  4.3 溶解度试验
  4.4 官能团的鉴定和衍生物的制备
   4.4.1 烷、烯、炔的鉴定
   4.4.2 芳香烃的鉴定
   4.4.3 卤代烃的鉴定
   4.4.4 醇的鉴定
   4.4.5 酚的鉴定
   4.4.6 醛和酮的鉴别
   4.4.7 胺的鉴定
   4.4.8 羧酸的鉴定
   4.4.9 羧酸衍生物的鉴定
   4.4.10 糖的鉴定
   4.4.11 氨基酸及蛋白质的鉴定
  4.5 近代光谱分析法
附录
  Ⅰ 常用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表
  Ⅱ 常用酸碱溶液相对密度及组成表
  Ⅲ 常用有机溶剂沸点、相对密度表
  Ⅳ 水的蒸气压表(0~100℃)
  Ⅴ 压力换算表
  Ⅵ 常用有机溶剂的纯化
  Ⅶ 乙醚的MSDS数据示例
  Ⅷ 乙醚的MSDS概述
  Ⅸ 1H NMR和13C NMR化学位移的近似值
参考书目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