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共3册】化学测量学实验(上、中、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商品价格
定价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配送
北京市
数量

推荐商品

  • 商品详情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共3册】化学测量学实验(上、中、下册)
ISBN:9787040646474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月
作者:主编 任斌 副主编 淳远 吴伟泰 张来英 张志敏 朱平平、主编 任斌 副主编 郑成斌 方宁 颜佳伟 徐伟高、主编 任斌 副主编 乔亮 雷杰 许新华 袁汝明
定价:189.00
页码:444
装帧:平装
版次:1
字数:660 千字
开本:16开
套装书:否

本书为化学“101计划”核心教材。化学测量学实验为化学“101计划”4门实验课程之一,融合吸收了大学化学实验中涉及物质结构和物性测量的实验,创新设计了仪器搭建、计算化学和人工智能辅助的化学计量学等实验,并吸纳前沿研究成果向教学转化,构建了具有梯次难度的实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支撑。本书分上、中、下三册,共11章。上册包括电化学实验、原子光谱实验、电子光谱实验、振动光谱实验;中册包括质谱实验、色谱实验、先进表征技术实验、计算化学实验;下册包括人工智能辅助的化学计量学实验、物理化学测量实验、高分子物理实验。本书将各章的共性原理前置到每章前面,每个实验后提供思考题,供学生实验预习时理解实验要点。部分实验还提供了数字资源和微视频(扫描相对应的二维码查看),供需要背景知识和拓展阅读的学生使用。

本书不仅可供高等学校化学测量学实验课程教学使用,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师生和科研人员参考。

前辅文
第9章 人工智能辅助的化学计量学实验
  9.1 Python与化学数据分析
  9.2 化学测量数据表示与预处理
  9.3 分子结构表示与处理
  9.4 化学数据集与数据库
  9.5 多元校正、多元分辨与模式识别
  9.6 深度学习
  基础功能
   实验9-1 Python化学数据处理的基本操作
   实验9-2 拉曼光谱的表示与预处理
   实验9-3 分子结构的读取、表示、检索与转换
   实验9-4 波谱数据库与结构数据库的使用与批量查询
  综合建模
   实验9-5 近红外光谱与多元校正方法用于芒果中干物质含量预测
   实验9-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数据中重叠峰的多元分辨
   实验9-7 近红外光谱与模式识别技术用于小麦颗粒品种识别
   实验9-8A 基于拉曼光谱与卷积神经网络的病原菌鉴别
   实验9-8B 基于拉曼光谱与深度学习的混合物组分识别
   实验9-9A 图神经网络预测反相液相色谱保留时间
   实验9-9B 基于图神经网络预测能量、偶极矩、极化率等分子属性
   实验9-9C 图神经网络预测离子迁移谱碰撞截面积
   实验9-10 基于双向全连接神经网络的电子轰击质谱预测与辅助结构鉴定
第10章 物理化学测量实验
  热力学性质测量
   实验10-1 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量及应用
   实验10-2A 煤热值的测量与煤质评价
   实验10-2B 燃烧热的测定与苯共轭能计算
   实验10-3A 物质受热过程的热分析测试
   实验10-3B 差热分析装置搭建及二元合金相变过程的测量分析
   实验10-4A CO2的pVT关系测定及其在超临界萃取中的应用
   实验10-4B 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的绘制及应用
  动力学性质测量
   实验10-5A 贵金属上CH4催化氧化动力学的测试
   实验10-5B 杂多酸的制备、负载、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实验10-5C 催化剂的酸性及其催化乙醇脱水反应性能研究
   实验10-5D Ru/CNT的制备及其催化生物质平台分子糠醛选择转化性能的测试
   实验10-6 一级可逆-连续反应动力学:谷胱甘肽还原Cr(Ⅵ)
   实验10-7A 棱台形TiO2合成和助剂可控修饰及光催化有机污染物降解动力学测试
   实验10-7B CdS纳米光催化剂合成、表征及光催化产氢耦合有机物选择氧化性能测试
   实验10-8 酶反应:α-糜蛋白酶催化有机酯水解反应动力学
   实验10-9 BZ振荡反应的研究
   实验10-10 非等温法测量固体热分解过程的动力学参数
  胶体和表界面性质测量
   实验10-11A 硫黄溶胶制备及其ζ电势的测定
   实验10-11B 金纳米胶粒的制备及性质测量
   实验10-12A 功能性固体材料孔结构参数的测量
   实验10-12B 多孔/层状材料对水中染料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实验10-13A 液体门控机制及基本性质测定
   实验10-13B 超浸润表面的制备及其界面性质
   实验10-14 偶极诱导液体门控可视化物质检测
  分子结构性质测量
   实验10-15 溶液法测定极性分子的偶极矩及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第11章 高分子物理实验
  高分子一级结构(近程结构)的表征
   实验11-1 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的谱学表征
  高分子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表征
   实验11-2A 稀溶液黏度法测定高分子的分子量
   实验11-2B 激光光散射法测定聚合物的绝对分子量
   实验11-2C 体积排除色谱法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实验11-2D 基于沉淀-溶解平衡的逐步沉淀分级法
  高分子二级结构(远程结构)的表征
   实验11-3A 高分子的构象、形态及尺寸的模拟与计算
   实验11-3B Monte Carlo方法模拟高分子链穿越纳米管道的过程
  高分子溶液性质的表征
   实验11-4A 高分子微球的粒度分布及表面电位表征
   实验11-4B 自由基聚合制备的温敏性高分子微凝胶表征及其体积变化行为
   实验11-4C 可控聚合制备的温敏性高分子微凝胶表征及其温度响应特性
   实验11-4D 智能玻璃的构建与表征
   实验11-4E 智能型药物控释可视化系统的构建与表征
  聚合物分子运动的表征
   实验11-5A 膨胀计法测定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实验11-5B 高分子溶液黏度及流动特性的黏度计测定
  高分子微相分离的表征
   实验11-6 聚合物溶液相转变的变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
  高分子凝聚态结构的表征
   实验11-7A 非晶态聚合物的热分析法表征
   实验11-7B 高分子的结晶及其结晶度的热分析法表征
   实验11-7C 高分子的结晶及其结晶度的X射线衍射法表征
   实验11-7D 高分子结晶形态与结晶速度的偏光显微镜法表征
   实验11-7E 氢键组装合成的超分子液晶聚合物表征及其液晶相行为
   实验11-7F 高分子共混物相容性的动态力学分析法表征
  聚集猝灭/诱导发光的表征
   实验11-8 可控合成的聚集诱导发光(AIE)聚合物表征及其光物理性质
  高分子材料微成型加工的表征
   实验11-9A 高分子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
   实验11-9B 热塑性塑料的注塑成型及制品力学性能表征
   实验11-9C 基于熔融沉积建模/光固化成型的3D打印
  高分子材料热学性能的表征
   实验11-10 高分子耐热性能的测定
  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的表征
   实验11-11A 高分子材料的静态力学性能测试表征
   实验11-11B 高分子材料的动态力学分析法表征
   实验11-11C 高分子材料的热机械分析法表征
   实验11-11D 橡胶的成型及制品的力学性能与老化测试表征
  高分子材料其他性能的表征
   实验11-12A 高分子材料电阻率的测定
   实验11-12B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制备及光电性能表征
   实验11-12C 全息高分子材料的衍射效率表征

本书为化学“101计划”核心教材。化学测量学实验为化学“101计划”4门实验课程之一,融合吸收了大学化学实验中涉及物质结构和物性测量的实验,创新设计了仪器搭建、计算化学和人工智能辅助的化学计量学等实验,并吸纳前沿研究成果向教学转化,构建了具有梯次难度的实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支撑。本书分上、中、下三册,共11章。上册包括电化学实验、原子光谱实验、电子光谱实验、振动光谱实验;中册包括质谱实验、色谱实验、先进表征技术实验、计算化学实验;下册包括人工智能辅助的化学计量学实验、物理化学测量实验、高分子物理实验。本书将各章的共性原理前置到每章前面,每个实验后提供思考题,供学生实验预习时理解实验要点。部分实验还提供了数字资源和微视频(扫描相对应的二维码查看),供需要背景知识和拓展阅读的学生使用。

本书不仅可供高等学校化学测量学实验课程教学使用,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师生和科研人员参考。

前辅文
第1章 电化学实验
  1.1 电化学原理
  1.2 电化学测试技术
  1.3 电极制备和处理技术
  基础电化学
   实验1-1 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应用
   实验1-2A 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自来水中氟离子浓度
   实验1-2B 全固态钠离子选择电极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电化学滴定
   实验1-3A 电位滴定法测定弱酸解离常数
   实验1-3B 电位滴定法确定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中不同价态钒离子的含量
   实验1-4 库仑滴定法测定硫代硫酸钠的浓度
  电化学仪器
   实验1-5 恒电位仪与氢析出反应测量
  电化学研究方法
   实验1-6 铂电极和金电极在稀硫酸中的伏安行为
   实验1-7A 循环伏安法研究铁氰化钾和抗坏血酸电化学反应
   实验1-7B 循环伏安法研究甲酸电催化氧化
   实验1-7C 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研究金属电结晶
   实验1-8A 水系锌-碘电池电极极化曲线的测定
   实验1-8B 旋转圆盘电极法研究电催化氧气还原
   实验1-9 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氧化-还原过程的电化学交流阻抗研究
  电化学分析
   实验1-10A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水中微量镉
   实验1-10B 电化学合成聚苯胺修饰电极及其在抗坏血酸检测中的应用
   实验1-11A 基于葡萄糖氧化酶的电化学传感器灵敏准确测定葡萄糖
   实验1-11B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IgG 分析
   实验1-12 微电极和玻碳电极上铁氰化钾电化学行为的比较
  重要电化学应用
   实验1-13A 恒流法电解有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实验1-13B 镍电沉积工艺的性能评测方法
   实验1-13C 电解水制氢器件的性能评测方法
   实验1-14A 超级电容器活性材料的性能评测方法
   实验1-14B 锂离子电池活性材料的性能评测方法
   实验1-14C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器件的性能评测方法
  纳米孔道电化学单分子测量
   实验1-15A 单个DNA 分子的纳米孔道电化学分析
   实验1-15B 纳米孔道电化学单分子定量测量
   实验1-15C 多组分的纳米孔道电化学单分子测量
第2章 原子光谱实验
  2.1 原子光谱原理
  2.2 原子光谱仪的结构与类型
  2.3 原子光谱相关实验技术
  原子吸收光谱法
   实验2-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自来水的硬度(钙、镁含量)
   实验2-2A 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叶中铜含量
   实验2-2B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镉含量
   实验2-3 自组装冷蒸气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痕量汞
  原子荧光光谱法
   实验2-4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痕量砷
   实验2-5A 冷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痕量汞
   实验2-5B 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痕量铅
  原子发射光谱法
   实验2-6A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水中痕量铜、铁、锌
   实验2-6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饮用水中总硅含量
   实验2-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用于合金材料定性分析
   实验2-8 搭建冷蒸气发生微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并用于水中痕量汞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实验2-9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的多种重金属
   实验2-10A 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环境样品中砷的形态
   实验2-10B 气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多溴联苯醚
   实验2-11 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金纳米颗粒的粒径和颗粒浓度
第3章 电子光谱实验
  3.1 电子光谱原理
  3.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
  3.3 荧光光谱仪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实验3-1A 分光光度法测定配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
   实验3-1B 多元校正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混合色素
   实验3-2 停流吸光分析系统的搭建及用于快反应动力学测定
   实验3-3 不同卤化铅团簇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性质比较
  分子荧光光谱法
   实验3-4 分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面粉中核黄素
   实验3-5 荧光偏振法研究蛋白质与有机溶剂相互作用
   实验3-6A 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的荧光测量及其在溶液极性和黏度测定中的应用
   实验3-6B 基于聚合物纳米探针的比率型活性物种检测
   实验3-6C 微流控-动力学荧光分析快速测定转基因大豆核酸
  荧光成像分析法
   实验3-7A 小分子荧光探针用于细胞内次氯酸根的成像
   实验3-7B 自搭建暗场/荧光显微成像系统用于纳米颗粒动态追踪
  化学/电化学发光分析
   实验3-8A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眼药水中盐酸环丙沙星含量
   实验3-8B 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牛奶中的青霉素
第4章 振动光谱实验
  4.1 振动光谱和转动光谱基本原理
  4.2 拉曼光谱仪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4.3 红外光谱仪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拉曼光谱
   实验4-1 拉曼光谱手机“摄影”
   实验4-2 拉曼光谱仪搭建与原理验证
   实验4-3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原位研究表界面上的分子反应
  红外光谱
   实验4-4 红外光谱分析中的样品制备、谱图测绘和定性分析
   实验4-5A 水与重水的红外光谱及其对红外光谱测量的影响
   实验4-5B 几种常见脂肪醇的氢键结构探究
   实验4-6 探针分子吸附红外光谱法测定固体表面的酸碱中心位和相对分散度
  综合探索
   实验4-7A 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测定气体分子的结构参数
   实验4-7B 三种羟基苯甲酸异构体的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对比研究
   实验4-8A 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原位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研究
   实验4-8B 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CO2还原产物的多谱学分析
   实验4-9 二维材料及其异质结的制备与光学性质探索
附录: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的评价指标

化学测量学实验为化学“101 计划”4 门实验课程之一,融合吸收了大学化学实验中涉及物质结构和物性测量的实验,创新设计了仪器搭建、计算化学和人工智能辅助的化学计量学等实验,并吸纳前沿研究成果向教学转化,构建了具有梯次难度的实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支撑。本书分上、中、下三册,共11 章。上册包括电化学实验、原子光谱实验、电子光谱实验、振动光谱实验;中册包括质谱实验、色谱实验、先进表征技术实验、计算化学实验;下册包括人工智能辅助的化学计量学实验、物理化学测量实验、高分子物理实验。本书将各章的共性原理前置到每章前面,每个实验后提供思考题,供学生实验预习时理解实验要点。部分实验还提供了数字资源和微视频(扫描相对应的二维码查看),供需要背景知识和拓展阅读的学生使用。 本书不仅可供高等学校化学测量学实验课程教学使用,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师生和科研人员参考。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