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神经生物学导论 主编: 饶毅 梅林 段树民 ;副主编:于翔 李晓明 薛天 高等教育出版社
商品价格
定价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配送
北京市
数量

推荐商品

  • 商品详情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神经生物学导论
ISBN:9787040643602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月
作者:主编: 饶毅 梅林 段树民 ;副主编:于翔 李晓明 薛天
定价:125.00
页码:496
装帧:平装
版次:1
字数:880 千字
开本:16开
套装书:否

本书是一本面向本科生的神经生物学启蒙教材,致力于从历史视角,简单明了地讲述神经生物学的最新进展与现状。本书分为5篇,共28章,分别介绍神经系统基本元件、神经内稳态、神经系统发育、神经环路与功能,以及神经系统高级功能与应用。

第一篇“神经系统基本元件”简要描述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系统的主要细胞类型和信息在神经系统中的传递及储存方式。第二篇“神经内稳态”主要介绍自主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如何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第三篇“神经系统发育”介绍神经系统从无到有的发育进程,讲述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关键概念与介导重要发育过程的关键分子机制,还以大脑皮质为例,讲述了不同发育过程之间如何配合协调。第四篇“神经环路与功能”以与个体生活息息相关的视觉、听觉、化学感受、运动、睡眠、情绪等为例,介绍神经环路的结构与功能。第五篇“神经系统高级功能与应用”主要介绍注意、语言、决策等脑高级功能,以及如何运用计算神经生物学解析脑的功能,还概述了神经系统的主要疾病及神经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为平衡教材的可读性与神经生物学的前沿内容,本书纸质版部分力求简洁,配套数字资源包含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可供读者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前辅文
第一篇 神经系统基本元件
  1 神经系统结构
   1.1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概述
   1.2 中枢神经系统
   1.3 周围神经系统
   1.4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与脑脊膜
  2 神经元与突触
   2.1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2.2 神经元的种类与功能
   2.3 突触的神经信号传递
   2.4 外周突触
  3 神经电信号传导
   3.1 静息电位
   3.2 动作电位
  4 神经化学传递
   4.1 神经的化学传递
   4.2 受体及信号转导
   4.3 神经递质、受体及其功能
  5 胶质细胞
   5.1 胶质细胞概述
   5.2 胶质细胞的组成
   5.3 星形胶质细胞
   5.4 少突胶质细胞
   5.5 小胶质细胞
第二篇 神经内稳态
  6 自主神经系统
   6.1 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6.2 自主神经系统对重要内脏器官的调节
  7 神经内分泌
   7.1 神经内分泌系统概要
   7.2 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主要解剖结构
   7.3 神经内分泌的稳态调控机制
   7.4 神经内分泌的生理功能
  8 神经免疫
   8.1 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学特征
   8.2 中枢神经系统与血液循环之间的屏障结构
   8.3 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稳态
   8.4 小胶质细胞
第三篇 神经系统发育
  9 神经诱导与神经元命运决定
   9.1 神经系统发生
   9.2 神经元命运决定
   9.3 成体神经干细胞
   9.4 转录因子与图式形成及神经元命运决定
  10 轴突导向与树突发育
   10.1 神经元极性建立
   10.2 轴突生长导向
   10.3 树突发育
  11 突触发育与可塑性
   11.1 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形成
   11.2 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形成
   11.3 树突棘发育中的可塑性
   11.4 发育关键期与可塑性
   11.5 突触的可塑性
  12 胶质细胞发育
   12.1 胶质细胞发育概述
   12.2 星形胶质细胞的发育
   12.3 少突胶质细胞的发育
   12.4 小胶质细胞的发育
   12.5 周围神经系统中施万细胞的发育
  13 大脑皮质发育
   13.1 大脑皮质结构组装
   13.2 大脑新皮质神经环路组装
   13.3 大脑新皮质功能区域特化机制
   13.4 大脑皮质演化
第四篇 神经环路与功能
  14 视觉
   14.1 视网膜与光信号转导
   14.2 视觉中枢信号处理
   14.3 眼的演化
  15 听觉与平衡觉
   15.1 外耳、中耳与内耳
   15.2 耳蜗的功能与解剖结构
   15.3 毛细胞的信号转导
   15.4 听觉信息的中枢处理
   15.5 前庭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5.6 平衡信息的中枢
  16 化学感受
   16.1 嗅觉系统
   16.2 味觉系统
  17 躯体感觉
   17.1 温度觉
   17.2 触觉
   17.3 痒觉
   17.4 伤害性感受与疼痛体验
  18 运动系统
   18.1 运动系统概述
   18.2 运动单位与脊髓躯体运动模式
   18.3 参与运动控制的脑部高级中枢
  19 昼夜节律与睡眠稳态
   19.1 昼夜节律及其调控
   19.2 睡眠与觉醒
  20 学习与记忆
   20.1 学习与记忆的类型
   20.2 皮质-海马与记忆存储:学习与记忆的神经环路
   20.3 突触可塑性:学习与记忆的神经机制
   20.4 记忆痕迹细胞:学习与记忆的细胞机制
  21 情绪与情感
   21.1 情绪与情感的脑结构基础
   21.2 正性情绪的脑机制
   21.3 负性情绪的脑机制
   21.4 社会情感的脑机制
  22 奖赏与成瘾
   22.1 奖赏的定义与意义
   22.2 奖赏系统
   22.3 成瘾及其发生机制
  23 先天行为
   23.1 先天行为的特征、分类与意义
   23.2 恐惧驱动的行为及其调控机制
   23.3 摄食行为及其调控机制
第五篇 神经系统高级功能与应用
  24 感知觉与注意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24.1 感知觉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24.2 注意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25 高级认知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25.1 决策
   25.2 语言
   25.3 意识
  26 疾病的神经生物学
   26.1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概述
   26.2 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
   26.3 精神疾病
   26.4 神经系统发育疾病
  27 计算神经生物学
   27.1 神经建模的背景与目标
   27.2 基本的神经计算模型
   27.3 神经建模的编程工具
  28 神经生物学研究方法概要
   28.1 动物模型
   28.2 形态学标记
   28.3 显微成像技术
   28.4 电生理技术
   28.5 神经元活动操控技术
   28.6 行为学
   28.7 脑功能成像
索引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