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第6版) 李小方 孙越 张伟 高等教育出版社
商品价格
定价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配送
北京市
数量

推荐商品

  • 商品详情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第6版)
ISBN:9787040639056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月
作者:李小方 孙越 张伟
定价:46.00
页码:316
装帧:平装
版次:6
字数:510 千字
开本:16开
套装书:否

本书是高等院校植物生理学课程实验教学最为经典、建设历程最长的教材之一。第6版在延续专业性、科学性、普及性的基础上,继续采用纸质内容和数字资源相结合的新形态教材出版模式,为相关研究和教学人员提供支撑。

第6版特别增加了在探究型、研究性课程中,通过有效使用实验教材,促进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一流课程的建设范例。书中围绕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典型任务,在专业情境中如何重视学生观察与模仿、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为教师提供了一套课程教学经验。

本书可作为师范、农林、综合等各类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实验课教材,也可作为相关领域科技工作者的参考书。

前辅文
第一部分 基础性实验
  第一章 水分生理
   实验1-1 植物组织中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测定
   实验1-2 植物组织渗透势的测定(质壁分离法)
   实验1-3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液体交换法)
   实验1-4 蒸腾强度的测定
   实验1-5 环境因子对植物吐水的影响
   实验1-6 植物叶片气孔密度和面积的测定
   实验1-7 钾离子和ATP对气孔开度的影响
   实验1-8 气孔运动与K+迁移
   实验1-9 植物伤流液中糖、氨基酸及矿物元素的点滴分析
   实验1-1 蒸腾强度的测定(钴纸法)
   实验1-2 小孔的扩散
  第二章 矿物营养
   实验2-1 植物的元素缺乏症(溶液培养)
   实验2-2 单盐毒害及离子间的拮抗作用
   实验2-3 植物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
   实验2-4 根系体积的测定
   实验2-5 根系活力的测定
   实验2-6 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2-7 植物灰分元素的分析鉴定
   实验2-8 植物组织可挥发性元素的鉴别
   实验2-9 植株中硝态氮的测定
   实验2-10 植株中磷素的测定(钼蓝法)
   实验2-11 植株中总铁量的测定
   实验2-12 微量元素铜的测定
   实验2-13 细胞内游离Ca2+的测量(流式细胞法)
   实验2-1 磷酸盐的测定(间隔流动分析仪法)
   实验2-2 离体根对铵离子的交换吸收
   实验2-3 氧对小麦离体根吸收钾离子的影响
  第三章 光合作用
   实验3-1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的鉴定
   实验3-2 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和吸收光谱曲线
   实验3-3 叶绿素a、b含量测定
   实验3-4 植物光合强度的测定
   实验3-5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实验3-6 离体叶绿体光还原反应(希尔反应)
   实验3-7 叶绿体偶联因子提取及ATPase活性测定
   实验3-8 乙醇酸氧化酶活性测定
   实验3-9 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羧化活性的测定
   实验3-10 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的加氧活性的测定
   实验3-11 光合电子传递的测定
   实验3-12 光合磷酸化活性测定
   实验3-13 光合蛋白复合体的分析
   实验3-1 藻类植物光合强度测定
   实验3-2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实验3-3 离体叶绿体光合电子传递活性测定
   实验3-4 测定光合磷酸化或ATP合成活性的32Pi标记法
  第四章 呼吸作用
   实验4-1 植物呼吸强度的测定
   实验4-2 呼吸抑制剂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4-3 离体线粒体的氧化作用和磷酸化作用
   实验4-4 丙酮酸激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4-5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4-6 植物组织中几种酶的组化定位鉴定
   实验4-7 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氧电极法)
   实验4-8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氧电极法)
   实验4-9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4-1 NADP磷酸酶活性测定
   实验4-2 小篮子法测定植物呼吸作用
   实验4-3 呼吸比重瓶法测定植物呼吸作用
  第五章 物质代谢
   实验5-1 糖类含量的测定
   实验5-2 糖类代谢酶的测定
   实验5-3 脂肪水解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5-4 蛋白质的提取和测定
   实验5-5 转氨酶(GOT、GPT)的提取和测定
   实验5-6 次生物质含量的测定
   实验5-1 化学发光法测量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剂
   实验5-2 化学发光法测定葡萄含量
   实验5-3 蛋白质特性分析
   实验5-4 穿心莲总内酯的含量测定
   实验5-5 酰脲含量的测定
  第六章 植物激素
   实验6-1 吲哚乙酸(IAA)的提取、纯化和测定
   实验6-2 生长素促进拟南芥侧根发生
   实验6-3 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6-4 赤霉酸(GA3)的生物鉴定
   实验6-5 GA3 对小麦种子α-淀粉酶的诱导形成
   实验6-6 酶联免疫法测定脱落酸(ABA)含量
   实验6-7 乙烯促进黄化幼苗的三重反应
   实验6-8 细胞分裂素对花色素苷积累的影响
   实验6-9 生长调节剂对黄瓜性别表达的作用
   实验6-10 生长调节剂对果实发育的影响
   实验6-11 香石竹的切花保鲜
   实验6-12 水仙的矮化
   实验6-1 生长素含量测定(小麦芽鞘切段伸长法)
   实验6-2 细胞分裂素含量测定(萝卜子叶测定法)
   实验6-3 脱落酸对拟南芥的抑制作用
   实验6-4 拟南芥幼苗愈伤组织的诱导
   实验6-5 茉莉酸对植物根伸长的影响
   实验6-6 油菜素甾醇对拟南芥细胞周质微管列阵的影响
   实验6-7 拟南芥主根细胞核质比的观察与测定
  第七章 生长发育
   实验7-1 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
   实验7-2 种子活力的测定
   实验7-3 细胞生长周期测定(流式细胞法)
   实验7-4 花粉活力的测定
   实验7-5 花粉管生长的测定
   实验7-6 谷物种子萌发时淀粉酶的形成(示范)
   实验7-7 油类种子萌发时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实验7-8 大豆萌发时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实验7-9 光对植物叶绿体运动的调控作用
   实验7-10 H+流向与植物生长模式
   实验7-11 植物开花的光周期诱导
   实验7-12 球根花卉的花期调节
   实验7-13 胚珠的离体受精
   实验7-14 植物的组织培养
   实验7-15 拟南芥的水培和生长发育观察
   实验7-1 谷物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7-2 人工种子的制备方法
  第八章 植物与环境
   实验8-1 高温和低温对植物的伤害
   实验8-2 渗透胁迫与脯氨酸的积累
   实验8-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藻糖
   实验8-4 冷胁迫对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
   实验8-5 干旱处理对叶片脂氧合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8-6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8-7 植物组织中活性氧含量的测定与定位分析
   实验8-8 植物膜脂脂肪酸的分析
   实验8-9 丙二醛的测定
   实验8-10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
   实验8-11 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观察
   实验8-12 土壤中的酶
   实验8-13 植物组织细胞死亡的分析鉴定
   实验8-1 花粉管生长的趋性
   实验8-2 植物幼苗的超微弱发光
   实验8-3 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8-4 几丁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8-5 微微型浮游植物的识别和细胞亚群丰度测定(流式细胞法)
   实验8-6 浮游植物丰度测定(流式细胞法)
   实验8-7 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的测定
   实验8-8 植物的向性运动
   实验8-9 盐胁迫蛋白的检测
  第九章 植物分子生物学
   实验9-1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稳定转化
   实验9-2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烟草叶片瞬时转化
   实验9-3 植物基因组DNA的制备
   实验9-4 叶绿体DNA的制备
   实验9-5 植物总RNA的提取
   实验9-6 电泳法鉴定植物基因组DNA和总RNA
   实验9-7 分光光度计法分析植物基因组DNA和RNA
   实验9-8 PCR鉴定植物基因及其表达
   实验9-9 用GUS与启动子融合表达法检测基因表达
   实验9-10 植物细胞相对pH的检测
   实验9-1 非洲菊花瓣CHS基因的表达检测
   实验9-2 原位杂交
   实验9-3 TAIL-PCR分析T-DNA的插入旁邻序列
  第十章 果蔬采后生理
   实验10-1 果实硬度的测定
   实验10-2 果蔬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实验10-3 果蔬含酸量的测定
   实验10-4 果蔬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实验10-5 果蔬乙烯释放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实验10-6 果蔬ACC含量的测定
   实验10-7 气相色谱法测定果蔬中的乙醇含量
   实验10-8 果蔬二氧化碳释放速率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第二部分 综合性实验及其设计、分析与教学
  实验1 植物在渗透胁迫条件下形态、生理和基因表达方面的适应性变化
  实验2 热激诱导的玉米幼苗耐热性观察及其可能的生理生化机制
  实验3 钙信使系统和活性氧对ABA诱导气孔关闭的影响
  实验4 槐米中芸香苷的提取、纯化与鉴定
  实验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插条不定根发生的影响
  实验6 盐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的生理影响
  实验7 盐胁迫对蚕豆种子萌发后第一对真叶的生理影响
  实验8 蛋白质印迹检测特异性蛋白质
  实验9 免疫共沉淀检测植物体内蛋白质互作
  实验10 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
  实验11 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实验12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的教学应用
  实验11-1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实验11-2 植物生理学基本方法训练(教学设计案例)
附录
  附录1 常用酸碱的浓度
  附录2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
  附录3 几种常用缓冲剂的pKa
  附录4 常用酸碱指示剂
  附录5 泛用酸碱指示剂
  附录6 离心机转速与相对离心力的换算
  附录7 提高溶液饱和度时应加入硫酸铵质量的对应关系
  附录8 不同温度下以空气饱和的水中的氧含量
  附录9 常用植物激素的一些化学特性
  附录10 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常用培养基成分
  附录11 常用培养基附加成分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