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数据库系统及应用(第5版) 崔巍、车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商品价格
定价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配送
北京市
数量

推荐商品

  • 商品详情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数据库系统及应用(第5版)
ISBN:9787040643145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月
作者:崔巍、车蕾
定价:52.00
页码:372
装帧:平装
版次:5
字数:470 千字
开本:16开
套装书:否

本书第2版和第3版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第3版同时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对应的“数据库系统基础”课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并已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

第5版仍以夯实基础为前提,以加强实践为指导,适应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需求,对传统教学内容的安排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全书可分为4部分,共12章。第1部分为数据库基础和数据库设计(第1-5章)。第2部分为SQL及其编程,围绕SQL深入学习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查询和数据库编程等内容(第6-8章)。第3部分为数据库系统和管理(第9-11章)。第4部分为数据库新技术(第12章)。每章都增加了知识目标、能力及素养目标、重点难点、思维导图和多种类型的课后习题。为便于读者自学,本书针对重难点知识录制了视频讲解,读者可扫描二维码观看。此外,本书还为教师提供了电子讲稿、习题解答和有关的程序模板,可访问本书配套的新形态教材网或与作者联系获取(E-mail:chelei@bistu.edu.cn)。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的数据库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计算机软件及数据库应用、管理和开发的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阅读参考。

前辅文
第1章 数据库概论
  1.1 数据管理及其发展过程
   1.1.1 数据管理
   1.1.2 人工管理阶段
   1.1.3 文件系统阶段
   1.1.4 数据库系统阶段及其发展过程
   1.1.5 数据管理和数据库技术的持续发展
  1.2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3 数据模型初步
   1.3.1 概念模型
   1.3.2 传统的三大逻辑模型
  1.4 数据独立性与三层结构
   1.4.1 存储数据独立性
   1.4.2 概念数据独立性
  1.5 三层模式结构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1.5.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1.5.2 数据库的三层模式结构
   1.5.3 模式说明实例
   1.5.4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
  1.6 数据库系统
   1.6.1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6.2 数据库管理和数据库管理员
   1.6.3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2章 概念模型
  2.1 概念模型综述
  2.2 实体-联系方法
   2.2.1 实体
   2.2.2 实体之间的联系
  2.3 数据库建模工具
   2.3.1 SAP PowerDesigner简介
   2.3.2 使用PowerDesigner建立概念模型的基本方法
  2.4 深入讨论联系的几个问题
   2.4.1 为什么需要讨论联系
   2.4.2 理解和转换多对多联系
   2.4.3 PowerDesigner中的多对多联系转换为一对多联系
   2.4.4 连接陷阱
  2.5 概念模型设计实例
   2.5.1 问题描述
   2.5.2 库存业务局部概念模型
   2.5.3 订购业务局部概念模型
   2.5.4 将局部E-R模型合并为全局E-R模型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实验1 概念模型设计
第3章 关系数据库基础
  3.1 关系数据库系统概述
   3.1.1 关系数据库的发展
   3.1.2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
   3.1.3 国产数据库软件的腾飞
   3.1.4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简介
   3.1.5 关系数据库的三层模式结构
   3.1.6 数据库存储结构
   3.1.7 用户数据库
  3.2 关系模型
   3.2.1 关系模型的三个要素
   3.2.2 关系的形式定义
   3.2.3 关系的基本性质
   3.2.4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和基本术语
  3.3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约束
   3.3.1 实体完整性约束
   3.3.2 参照完整性约束
   3.3.3 用户定义完整性约束
   3.3.4 完整性约束的作用
  3.4 关系代数
   3.4.1 基本概念和几个符号
   3.4.2 传统的集合运算
   3.4.3 专门的关系运算
   3.4.4 基本运算及变换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4章 关系数据理论
  4.1 基本概念
   4.1.1 函数依赖
   4.1.2 术语和符号
   4.1.3 为什么要讨论函数依赖
   4.1.4 模式分解
  4.2 函数依赖的推理规则
   4.2.1 函数依赖的推理规则及正确性
   4.2.2 Armstrong公理的推论及正确性
   4.2.3 逻辑蕴涵和闭包
   4.2.4 公理的完备性
   4.2.5 属性集闭包的计算
   4.2.6 函数依赖集的等价和最小化
  4.3 规范化
   4.3.1 第一范式(1NF)
   4.3.2 第二范式(2NF)
   4.3.3 第三范式(3NF)
   4.3.4 BC范式(BCNF)
   4.3.5 多值依赖与第四范式(4NF)
   4.3.6 规范化小结
  4.4 模式分解
   4.4.1 模式分解的准则
   4.4.2 3NF无损连接和保持函数依赖算法
   4.4.3 使分解后的关系模式数最少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5章 逻辑模型设计和物理模型设计
  5.1 数据库设计的概念和方法
   5.1.1 数据库设计的概念
   5.1.2 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步骤
  5.2 逻辑模型设计
   5.2.1 逻辑模型设计的主要内容
   5.2.2 把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
   5.2.3 规范化理论的应用
   5.2.4 反规范化
   5.2.5 设计视图
  5.3 物理模型设计
   5.3.1 由逻辑模型生成物理模型
   5.3.2 物理数据库设计
   5.3.3 建立数据库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实验2 数据库设计
第6章 数据定义、数据操纵与完整性约束
  6.1 SQL的架构和定义
   6.1.1 什么是架构
   6.1.2 定义架构
  6.2 SQL的表定义和完整性约束定义功能
   6.2.1 定义表及其完整性约束
   6.2.2 修改表结构
  6.3 SQL数据操纵与完整性约束的作用
   6.3.1 插入操作
   6.3.2 删除操作
   6.3.3 更新操作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实验3 建立表和定义完整性约束
  实验4 数据操纵及体验完整性约束
第7章 SQL查询
  7.1 SQL的数据查询命令
  7.2 简单查询
   7.2.1 简单无条件查询
   7.2.2 简单条件查询
   7.2.3 使用[NOT]BETWEEN AND的查询
   7.2.4 字符串匹配查询
   7.2.5 空值查询
   7.2.6 使用IN表达式的查询
   7.2.7 ALL和DISTINCT短语的作用
   7.2.8 存储查询结果
   7.2.9 查询结果的排序
   7.2.10 TOP短语的作用
   7.2.11 集合运算
  7.3 连接查询
   7.3.1 连接查询的语法格式
   7.3.2 一般连接
   7.3.3 多个表的连接
   7.3.4 别名和自连接查询
   7.3.5 外连接查询
   7.3.6 广义笛卡儿积
  7.4 分组及汇总查询
   7.4.1 聚合函数与汇总查询
   7.4.2 一般汇总查询
   7.4.3 使用GROUP BY的分组汇总查询
  7.5 嵌套查询
   7.5.1 普通嵌套查询
   7.5.2 使用量词的嵌套查询
   7.5.3 内、外层互相关嵌套查询
   7.5.4 使用EXISTS的嵌套查询
  7.6 需要查询支持的数据操纵
   7.6.1 插入操作
   7.6.2 更新操作
   7.6.3 删除操作
  7.7 视图及其操作
   7.7.1 视图的建立和使用
   7.7.2 视图的修改和删除
   7.7.3 视图的作用
   7.7.4 在数据库设计阶段设计视图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实验5 数据查询
  实验6 视图的应用
第8章 数据库编程基础
  8.1 Transact-SQL介绍
   8.1.1 数据类型与变量说明
   8.1.2 运算符与表达式
   8.1.3 函数
   8.1.4 全局变量
   8.1.5 程序语句
  8.2 游标
   8.2.1 基本概念
   8.2.2 游标应用举例
   8.2.3 利用游标进行删除和更新操作
  8.3 存储过程
   8.3.1 基本概念
   8.3.2 创建和执行存储过程
   8.3.3 存储过程的修改和删除
   8.3.4 存储过程应用举例
   8.3.5 获得有关存储过程的信息
   8.3.6 在数据库设计阶段设计存储过程
   8.3.7 用户定义函数
  8.4 触发器及其用途
   8.4.1 基本概念
   8.4.2 建立触发器
   8.4.3 deleted表和inserted表
   8.4.4 触发器应用举例
   8.4.5 查看导致触发器触发的事件
   8.4.6 在数据库设计阶段设计触发器
  8.5 动态SQL
   8.5.1 动态SQL语句的划分
   8.5.2 动态定义功能
   8.5.3 动态操纵功能
   8.5.4 动态查询功能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实验7 游标的应用
  实验8 存储过程及应用
  实验9 触发器及应用
第9章 数据库安全
  9.1 安全性概述
   9.1.1 安全性措施的多个层面
   9.1.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功能
   9.1.3 自主存取控制与强制存取控制
   9.1.4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身份验证模式
  9.2 用户管理
   9.2.1 登录用户和数据库用户
   9.2.2 登录用户管理
   9.2.3 管理数据库用户
   9.2.4 数据库用户的分类
  9.3 角色及其管理
   9.3.1 基本概念
   9.3.2 系统预定义角色
   9.3.3 角色管理
  9.4 权限管理
   9.4.1 概述
   9.4.2 对象权限的管理
   9.4.3 架构权限的管理
   9.4.4 语句权限的管理
   9.4.5 禁止权限
   9.4.6 查询授权情况
   9.4.7 所有权链接
   9.4.8 角色与存取控制
  9.5 数据加密
   9.5.1 概述
   9.5.2 加密的一般步骤及示例
  9.6 其他安全问题
   9.6.1 审计
   9.6.2 统计数据库
   9.6.3 用户定义的安全性措施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实验10 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
第10章 事务管理与并发控制
  10.1 事务管理
   10.1.1 事务的概念
   10.1.2 事务的性质
   10.1.3 SQL对事务的支持
   10.1.4 简单事务管理
   10.1.5 事务保存点
   10.1.6 隐含事务与自动提交
   10.1.7 使用TRY…CATCH控制事务
  10.2 并发控制
   10.2.1 干扰问题
   10.2.2 可串行性
   10.2.3 封锁
   10.2.4 死锁
   10.2.5 活死锁
   10.2.6 隔离级别
   10.2.7 封锁与隔离级别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实验11 并发事务控制
第11章 数据库存储管理与数据恢复
  11.1 数据库存储管理与存储优化
   11.1.1 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11.1.2 调整数据库
   11.1.3 文件组
   11.1.4 分区
   11.1.5 索引
  11.2 备份与恢复
   11.2.1 数据库恢复概述
   11.2.2 故障类型
   11.2.3 备份类型
   11.2.4 日志的概念
   11.2.5 恢复模型
   11.2.6 备份和恢复策略
   11.2.7 备份操作
   11.2.8 恢复或还原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实验12 数据恢复
第12章 数据库应用和研究的新领域
  12.1 概述
  12.2 面向对象数据库
   12.2.1 新的数据库应用和新的数据类型
   12.2.2 面向对象数据库研究中的几个特点
   12.2.3 RDBMS、ORDBMS和0ODBMS的比较
  12.3 数据仓库与数据分析
   12.3.1 什么是数据仓库
   12.3.2 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
  12.4 分布式数据库与云计算
   12.4.1 分布式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12.4.2 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分布方式
   12.4.3 分布式数据管理概述
   12.4.4 复制实现技术
   12.4.5 云计算与云数据管理
  12.5 大数据与NoSQL
   12.5.1 什么是大数据
   12.5.2 NoSQL
  12.6 NewSQL
  12.7 区块链
   12.7.1 什么是区块链
   12.7.2 区块链的应用
   12.7.3 区块链与分布式数据库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参考文献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